八月十九日 

今天京都市內沒有什麼特別的祭典,不過,在西邊的龜岡,今天有一個叫做『立花行事』的小型活動,可以稍微介紹一下。

這個立花行事是在龜岡市內某個名叫『大井神社』的古老神社舉行的。根據大井神社社伝的說法,此一神社是在奈良時代的西元七一零年,由元明天皇敕命創建的。關於這個神社的創建,有一個跟『松尾大社』很有關係的傳說。

話說在遠古時代,龜岡一地原本是稱為『丹の湖』的巨大湖泊的湖底,後來由大國主神(松尾大社的傳說是大山咋神)以神力切開湖泊,成為『丹の國』,這就是京都西北方『丹波』地名的由來。

之後,時間悠悠來到西元七零二年,松尾大社的御祭神之一的『月読命』與『市杵島姫命』乘坐神之使者的大龜溯河而上,欲前往丹の國。沒想到在保津川上游碰上了急流而無法繼續前進,正當被困住的兩位神明非常煩惱時,從湍急的河川中突然出現一隻大鯉魚,對著兩位神明說:『請坐上我的背吧!』之後,鯉魚奮力一躍,就載著兩位神明不斷逆急流而上,終於抵達了目的地的丹の國。

之後,為了紀念神明的降臨,就在當初上岸地的龜岡河原林町的勝林島一帶建立了神社,祭祀兩位大駕光臨的神明。不過,這神社為什麼要叫大井呢?是這樣的,據說兩位神明最初上岸的地點附近,有一個湖水流出後遺留下來的巨大井戶,裡面的井水就算遇上乾旱之年也終年不涸。為了進一步確保當地水源不虞匱乏,於是也陪祀了被稱為『御井神』的『木俣命』,並將神社命名為大井。

對了,之前不是提到過『丹の湖』嗎?丹這個字在古代有紅色的意思,說不定這個丹の湖其實是巨大的紅色湖泊也說不定。至於為什麼是紅色呢?據說大井神社境內至今仍有一個稱為『丹の池』的神泉,因為池水中富含鐵質,所以池水真的略呈紅色。說不定,這就是丹の湖命名的真相喔!

至於剛剛的故事裡提到的鯉魚呢?據說因為有這樣一段因緣,所以鯉魚後來就成為大井神社的神使,受到當地居民的尊崇。至今附近老一輩的氏子還恪守絕不食用鯉魚的禁忌,並保有許多跟鯉魚有關的習俗呢!

說完神社本身的故事,接下來就來聊聊這個『花祭』期間的立花行事罷!

所謂的立花,指的是日本自古相傳的一種插花技法,按字面意義來說就是站立的花,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花藝。不過,大井神社這裡跟『池坊流』的立花作法很不一樣,是直接源自於佛寺裡的供花,是比較原始而質樸的作法,所以此一行事已經被京都府指定為『無形民俗文化財』加以保護了呢!

每年大井神社附近的六七個氏子村莊在十九日的花祭這天都會獻上一對兩盆高約一公尺的立花。作法是以古松木做為插花時的軸心,稱為『本木』,先在本木周遭貼滿苔蘚,然後將菊花與松葉等花材插在本木中央的洞孔上就算完成。

除了立花的展示外,大井神社內也將舉辦茶會,境內還會設置舞台,在當天傍晚奉納大井太鼓與各種民間遊藝表演,當然,更少不了廟會特有的夜市擺攤……總之,這是一個人神同樂的典型夏夜地方祭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京癮士 的頭像
    戀京癮士

    戀京成癮手札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