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假期的中段,濕冷寒冬之後的第一個暖陽午後,我們來了趟久違的悠閒散步。

  散步的起點在捷運善導寺站,出站後,沿著林森北路繞到北平東路,我們要去尋找網路上傳說的某個附設咖啡廳的藝文展覽場地。

  那是一個沿路長滿政府機關的區域,連續假日的正午時分,街上沒什麼行人,春日陽光強烈地佔據著寬闊的大馬路,人行道裡斑斑點點的樹蔭反而涼爽宜人。由於是前往另一個地點途中臨時起意的探路行程,沒有事先確認詳細地址的我們只能憑著印象,在一堆毫無藝術感的機關建築之間尋找。

  不久之後,在馬路的對面,出現一棟醜陋的陳舊樓房,我想大概就是那裡了。穿過斑馬線,來到門前,小小的金屬招牌低調地說明了這棟原屬養工處建築的新功能:『台北國際藝術村』

  走進大門,右手邊就是村落咖啡館,左邊是一間小小的展覽室,穿過設有門禁警衛室(其實是服務台啦)的甬道往後,有一個圍繞著綠樹的庭院咖啡座,也有通往樓上的樓梯間。不知是否已經營運十年的此地正處於某種青黃不接的尷尬時期,內部的規劃有點簡陋感與破敗感,好像負責裝潢規劃的人因陋就簡地隨便做做似的,小小的稍微具有藝術味道的裝置東一點西一點的,而且也只有一點點,反倒像似一棟被意興闌珊的塗鴉者拋棄了的空屋。

  我們先逛進展覽室,這裡有一個採光良好的大窗,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在展間中央的長條木椅與周圍地面投射出斑斑點點的光影,這是整個展覽室裡最有味道的展示品了。至於其他,只有無甚可觀的海報三四幅,展示燈箱寥寥幾個,俗豔的燈籠一二,以及一間用布幕遮起來黑覷覷的展間。

  掀開布幕走進去,等眼睛稍稍適應黑暗之後,一列孤單的小火車在地上繞行,車燈過處,隱約可見一些與城市建築相呼應的小裝置的影子,微弱地投射在牆面與地上。這位國外藝術家的構想很好,小東西的投影其實也很吸引人,但是整體效果非常差,不知是否空間與光源的問題,投影光線黯淡稀微,真是浪費了原先的創意啊!

  離開展覽室,我們跳過咖啡廳(說不定這才是整個藝術村裡最值得一看的地方,但是對不起,我不想),繼續四處走走看看。穿過甬道,空曠的庭院咖啡座裡,只有一位外國女子坐在那邊上網,如果那個假日也帶著書在這裡坐坐,消磨一個午後,似乎也不錯。只是,得要那裡沒有在辦活動才行。

  接著我們走向樓梯間,這裡的牆面上有一些有點有趣的作品,一邊拍著照片的時候,一個看起來像工人的年輕人走上樓去,等我拍完照片要往上走的時候,才發現這裡通常是只供工作人員進出的二號樓梯,一般參觀者請由一號樓梯上樓云云。

  沒關係,我們去找一號樓梯。回到服務台旁,終於找到了所謂的一號樓梯,只是,參觀者請向服務人員登記......。看著空無一人的服務台,我懂了!原來這裡平常主要是給外國藝術家進駐使用的工作室,不是給一般民眾參觀的開放空間。難怪這裡這麼冷清寂寥而聊備一格啊......瞭解了這個事實之後,我們立刻回頭走出這個沈睡中的國度。

  走出台北國際藝術村,我們遂按原訂計畫前往徐州路市長官邸藝廊,準備與想要去那裡看一個剪紙藝術展的朋友會合。春日的午後,沿途的樹們紛紛展示著自己新綻的嫩綠葉芽,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透明的光芒,清風微微吹過,嫩綠的小精靈們便婆娑舞蹈起來,地上的光影也隨之游移晃動,而偶爾隨風送來一陣清新花香,伴隨著藏身綠葉中不知名的野鳥合唱,更引領著我們一路領受這春天的盛宴。

  如此走走看看,沿著杭州南路往南走,來到銅山街與徐州路的交界轉向西,不久就來到前台北市長官邸的所在了。趁著朋友還沒抵達,我們決定先進去庭院裡逛逛。

  這是一棟典型的日式平房舊官舍,目前由某銀行基金會承接管理。走進大門,迎面而來的是食客呼朋引伴,杯盤交錯的喧鬧聲與廚房裡烹調食物的氣味,雖然花園與屋舍本身也算有點可看,但總覺得比較像是餐廳而非展覽場地。我不禁想像著,如果拿掉這些多餘的聲音與氣味,只有爬滿橙黃色凌宵花的銀灰屋瓦與沐浴在斑斑陽光下的靜寂簷廊,此地該是幽靜雅致而饒富情趣的賞春空間......真是可惜了啊!

  等我們繞完半圈回到入口處,進去一看,才發現所謂展覽也只有一小間,展品九幅掛在牆上,而且除了展覽海報所顯示的那件剪紙作品之外,沒有什麼可看性。於是我們只好馬上打電話告知朋友,請他們直接前往中正紀念堂,準備看下一個展覽云云。

  為什麼呢!為什麼這些交給民間管理的藝文空間最後都會落得這樣的下場呢?似乎除了變身成可以賺錢的餐廳,他們不知道該拿這些需要大筆維修費用的老房子怎麼辦似的,真是討厭!

  匆匆逃離這個已然被庸俗情調攻陷的前官邸,我們蜿蜒向著最終的目的地,也就是中正紀念堂走去,據說那裡目前正在展出『米勒與巴比松學派特展』,這個展覽總該不會亂七八糟了吧!?只是,不知道會不會有很多人就是了。

  回頭繼續沿著杭州南路往南走,一路經過一些大樓社區與店家,諷刺的是,真正有趣的小型藝術創作品反而零散存在於這些巷弄之間。其實,只要有心,任何人都可能成為藝術家,都可以透過巧思把自己的住家與店面布置得深具藝術氣息。而只看得見成本收益與宣傳效應的企業與政府,卻往往弄出一些不倫不類的怪物來......唉!看來藝術這檔事還是不能交給利欲薰心的機關團體們啊!

  當我們來到仁愛路上,往中正紀念堂的方向看過去時,妻突然發現中華電信的建築物之間有一大片粉紅色的雲霧,咦?莫非是櫻花?繞過紹興南街來到信義路這頭的入口,透過柵欄看進去,那排櫻花正好位在園區中央。為了一睹未知的花容,我們和警衛交涉了一番,總算獲准進入園區『看櫻花』。

  啊!真是好美的八重櫻呢!那盛開的花在陽光照射與藍天的陪襯下,益發散放著一種亮麗的粉色,只可惜我們的相機等級實在太低,拍不出那種色澤......。假日的園區裡沒什麼人影,就算有人經過也不曾停下腳步,我們彷彿身處桃源秘境一般,獨享著一片繽紛......我們就這麼繞著那幾株櫻花看了好久,直到接到朋友的電話,才回頭往外走。經過警衛室的時候,我特意對著那年輕的警衛先生道謝,他詫異地看著我們,禮貌性的點了一下頭。不過說實話,我們真的是對這一切心懷感謝呢!

  走進中正紀念堂的展覽大廳,朋友已經買好票在那裡等我們了。此刻我們終於盼到了這一整天裡最充實美好的藝術體驗,而且最棒的是,大概是剛開展第二天,廣告還沒開始推人氣,所以整個展場空曠得很,真是太好了呢!

  記得幾年前我們也曾在北美館觀賞過米勒以及巴比松畫派的作品,當時展出的大多是油畫與素描,而這一次的展覽主要是某日本收藏家收藏的版畫作品,雖然大部分的作品畫幅都小小的,且大多是單色的版畫,但我們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反而此次參展的油畫除了一兩幅之外比較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傑作,倒是有不少刻畫精細的版畫作品如今還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那記憶中的畫面清晰到彷彿可以直接列印出來似的,可見它們有多麼吸引人。

  雖然這次展出作品的畫家大部分的名氣都不大,我們卻從作品中深深感受到那種深愛農村生活與大自然的強烈情感。這些畫家大部分都深受古典藝術的薰陶,在人物動作與場景安排中有時依然帶著古典風格與題材的影子。同時也有許多作品是追隨米勒等大師腳步的習作與仿作,像是米勒的播種者就經常出現在各種畫面中,而米勒那種強調勞動者手腳的不協調比例,更是強烈影響了巴比松學派的後輩藝術家們。無論如何,那種力圖跳脫學院派的窠臼藩籬,試圖畫出自己親眼所見周遭事物的大膽嘗試,依然值得欽佩。

  有趣的是,較少接觸版畫的我們,這次特別仔細觀摩了許多風格強烈或者筆觸細緻的作品,也深深被那種陰影中的細節與光線的處理所吸引,往往兩個人擠在一幅畫作前,將臉盡量貼近作品,希望能夠看得再仔細一點。幸而這次展覽的版畫作品由於經過適度的玻璃裱框,所以並沒有設定觀賞距離,觀眾可以靠近欣賞,不然,要是我們因為被畫作吸引而觸動警鈴,那就太糟糕了呢!

  稍嫌可惜的是,此次展出似乎還沒有印製導覽手冊,也沒有安排隨身導覽的機器,而展覽說明又編寫得既粗略又略有錯漏,使得我們此次觀展的美好經驗打了一點點折扣。或許過一陣子之後,我們會再回去看一次,希望到時還會有更多新鮮或者深入的觸發。

  看完畫展,我們走入夕陽西下的庭園裡,散步前往新公園方向,沿途的樹木與風景,一直將我拉回剛剛沈浸其中的楓丹白露森林之中,遂再次得到一種視覺與記憶重疊的趣味,這恐怕是始料未及的特殊收穫吧!


展覽室裡的光影斑駁,是最美的展示.....


庭院咖啡座裡,只有一個孤單渺小的人影.....


牆上的藝術作品,怪奇得緊......


通往二樓的樓梯旁,是全館最藝術的地方......


如此美景,如果不是喧囂的餐廳該有多好.....


春天的嫩葉與陽光的共同演出......


路邊大樓轉角的郵筒,也藝術極了!


精心布置的店家外花圃,是意外的藝術饗宴.....


啊!秘境裡無人駐足觀賞的八重櫻,在冷硬大樓之間兀自盛開著......


就這一枝,春意早已濃得化不開了.....


空寂的人行道上,陽光的交響詩正默默上演......


不知名的春之精靈,在樹蔭下閃耀著青春可愛的生命光芒......


遠處依然興建中的巴別塔,在薄暮下展露著怪異的身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