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2892.JPG

  十二月三十一日,是西元2019年的大晦日;而隔天,是西元2020年的元旦。

  如你們所知,當天晚上我們照例在家中客廳吃火鍋喝清酒,收看NHK的『紅白歌合戰』,以及之後的『ゆく年くる年』,幾乎每年都一樣。

  不過,今年稍微特別的一點是,因為買不到適合的京都產清酒,所以接受店員建議選了一瓶來自島根縣吉田酒造的特別純米吟釀『月山 出雲』。剛好最近在讀日本神話方面的書,碰巧讀到天孫降臨與建造出雲大社的那一段,覺得特別有緣,於是就買回家了。

  當初買的時候,以為產地就在出雲一帶,後來上網查詢才發現,酒造其實位於戰國時代號稱難攻不落的月山富田城下,雖然同樣都在島根縣,距離出雲大社其實有一大段距離。不過這附近據傳就是八岐大蛇出沒的地點,所以跟日本神話還是有很深的淵源。

  至於這款酒喝起來怎麼樣嘛?老實說,我不是很懂得喝酒的人,酒量也不太好,所以我的感想根本不值得參考。不過真要說的話,就是香氣很高的一款酒,不會太烈,也不會很甜,蠻適合拿來在大晦日配紅白的。

  說到紅白,其實是一年比一年寂寞了。認識的優秀歌手與團體越來越少,反倒是歌藝平庸的表演者越來越多,莫名其妙的節目花樣越來越多,連不能在國外放送的畫面都越來越多了。

  當我這麼寫著的時候,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年紀也是越來越多了啊……。

DSC_2897.JPG

  倒是,今年的『ゆく年くる年』有意料之外的驚喜。今年的第一個畫面就是奈良『藥師寺』的東塔和西塔,記得上一次去的時候,國寶東塔正準備要開始進行解體大整修,沒想到去年已經順利完工了。

  還有,暌違多年,再度在電視上看到京都『知恩院』魄力萬鈞的倒立撞鐘,真是大滿足哪!不過,不瞞大家說,剛聽到知恩院的日文發音時,我竟然聽成『祇園』了,我的聽力還真是まだまだ啊……。

  元旦那天早上,我們少見的睡到將近八點半才起床。悠閒地吃了早餐,等妻輕微的宿醉消退了之後,已經過了中午。元旦的西門町,外國人的濃度高得讓人吃驚,到處都是拖著行李箱或背著大背包的旅行者。走到最近很喜歡的小咖啡館門口,一開始根本擠不進去。幸好徘徊猶豫之間,有外國客人離開了,我們才終於坐下來開始吃午餐。

  來自中東的pita餅,配上羊肉丸子、烤茄子和鷹嘴豆泥餅,還有酸奶和甜菜根,十足異國風味。飲料點了薑味拿鐵和香料熱紅酒,也是馨香滿滿。坐在靠門的地方,有人進出的時候就襲來一陣涼爽空氣,然後又再度被食物的香味包圍,這一點也讓我們想起在早春的京都町家餐廳用餐的記憶,好好呢!

  吃飽喝足,出了店門,要去哪裡走走呢?我忽然想起這附近有一個帶著濃濃日本元旦氣氛的地方,就對妻說:『我們也去初詣吧!?』

  只不過,都已經大中午過了,說初詣也未免有點那個。但是沒關係嘛!意思到了就好。於是我們就朝著成都路上的『台北天后宮』走去,因為那裡有弘法大師在等著我們。

P1070252

  記得之前也寫過,這座道教寺廟的前身其實是日本真言宗於日治時期在台灣建立的真言宗『弘法寺』,寺內至今還留有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的弘法大師立像與幾尊地藏菩薩石像。至於位於本殿側邊小室裡的弘法大師座像,則是後來製作的。據說如今日本真言宗的高野山金剛峰寺每年都會派遣僧侶來台北天后宮舉行法會,交流十分密切。

  對著弘法大師像,我們合十為禮,想念東寺與五重塔之情油然而生。願弘法大師保佑,讓我們在不久的將來能再次回到京都參拜東寺。

  走出台北天后宮,我看著馬路對面的一整排店面,那裡曾經有一座台北稻荷神社,就建立在紅樓旁邊的畸零地上,不過如今已經一點痕跡都找不到了。雖然如此,我還是在心裡默默祝禱一番,希望遠在京都伏見的神明能聽得見。

  這樣,我們就算是來了一趟佛寺與神社的初詣之旅了,吧?

  由於元旦那天的天氣實在太好,晴朗又涼爽,所以我們決定散個步。離開西門町圓環後,沿著中華路走到台北郵局,再沿著博愛路一直走,最後直接走進植物園。在園內繞了小半圈,接著從側門出來,從延平南路轉愛國西路,然後在小南門站搭捷運回家。

  沿途行人稀疏,氣溫涼涼冷冷的,相當舒適宜人。天空晴朗無雲,所以我們可以一直欣賞著黃昏天色從白到黃再到藍紫的流轉變化。不久,天色幾近全黑,半顆月亮也從樹梢之間露出臉來,伴隨著我們輕快的步伐,自林木扶疏走向燈火通明……

  啊!如此舒適悠閒的元旦,真是個好兆頭。

DSC_0124.JPG

DSC_0125.JPG

DSC_0126.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京癮士 的頭像
    戀京癮士

    戀京成癮手札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