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20903  

  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應該有人會想,戀京癮士在幹嘛啊!所謂的水肥,不就是用人類糞尿製成的肥料嗎?這和我們偉大的京都到底有什麼關係?而且,這話題多麼不優雅啊!?

  老實說,我一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我讀了高橋昌明先生的『京都——千年之都的歷史』這本書。對了,順便廣告一下,遠足文化出的這本書,專門針對京都這個城市的發展軌跡做介紹,並且廣及政治、經濟、都市計畫及市民生活等各個層面,喜愛平安京歷史的朋友可不能錯過!

  言歸正傳,其實,京都不只在教育制度、產業近代化、水力發電、路面電車等等部分,於十九世紀初遙遙領先日本其他都市,得到眾多的『日本最初』頭銜,甚至早在十六世紀中葉就已經達到『世界第一』的水準了。而這項世界第一,竟然跟『水肥』的使用有著直接的關係。

  這麼說吧!所謂的城市這種東西,無論古代現代,不管東方西方,衛生問題都密切關係著城市生活水準與市民生命安全。而這其中最大的關鍵,就是人類的糞尿該怎麼處理?

  對於城市以外的人來說,這很簡單,看你是要在田間野外就地解決,還是到固定場所遂行方便,大自然都可以輕鬆消化吸收,完全不構成任何問題。但是,到了人口密度超高,居住環境擁擠的城市裡,每單位面積所累積的糞尿量,絕對遠超過鄉間數十倍以上,再加上通風與排水都不如鄉間便利,所以造成的問題甚至嚴重百倍。

當然,我們親愛的平安京也不例外。戰國時代以前的平安京,在衛生問題上,跟世界上任何一個文明國家的大都會一樣,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街上人畜糞尿滿地,臭氣沖天,一到雨天溝渠氾濫就更是恐怖,連貴族宅邸都無法倖免。

沒想到,這麼嚴重的問題,竟然在十六世紀中期之後得到了奇蹟般的解決!而且,出面解決問題的,既不是貫徹效率的織田信長,也不是講究策略的豐臣秀吉,而是來自洛外堅持物盡其用的農民與町內追求貨暢其流的商人。

當時由於戰爭逐漸減少,平民百姓得以投注更多心力在農業上,因此對於肥料的需求量激增,有些腦筋動得快的町眾們就把目標放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都市水肥之上了。為了穩定貨源並方便管理,町人在町區中央的道路旁設置了公用廁所,並且定期雇工人掏取,搬運到京都市外圍的水肥堆置場腐熟之後,再賣給周邊的農民,而所得的利益則成為了町的營運經費。

由於這幾乎可以說是一門利潤雄厚的無本生意,漸漸的,市內便有越來越多的町建設了公共廁所,甚至貴族也來分一杯羹,在宅邸內外興建公共廁所,鼓勵路過的行人使用。既然到處都有乾淨又隱私的廁所可用(在過去這可是少數高級貴族才能享有的福利呢!),誰還願意隨地大小便?不出幾年,糞尿滿地的亂象就從京都市內完全消失了。

京都是這樣,那世界上其他國家呢?根據戀京癮士我在網路上的搜尋,在京都開始發展『綠能廁所』之後又過了一百年,也就是十七世紀中葉,歐洲各大城市裡的居民依然保留了羅馬人留下的壞習慣,也就是直接將糞尿從住家窗戶往外傾倒!頂多,有公德心的人會在傾倒之前高叫一聲:『小心有水!』或『當心便盆!』。巴黎市長甚至必須訂定法律來禁止所有人在白天將人體排泄物及其他垃圾扔出窗外。言下之意是,晚上沒關係。

市民如此,那王公貴族呢?一樣。據說法王路易十四為了解決貴族們在宮殿內外隨意棄置糞便與垃圾的問題而提出來的解決方案,竟然不是禁止貴族隨地便溺,而是輪流搬家。每當一處宮殿髒到無法忍受之後就立刻搬到附近的另一座宮殿,而僕人們則趁機把舊宮殿清理乾淨。

相較之下,看似嚴肅的英國人也好不到哪裡去,西元一六六五年,英王查理二世曾帶著貴族們到牛津度假,借住在當地富商家裡,當他們離開之後,其中一位富商就在日記裡寫下:『他們所到之處都留下糞便。』的記錄。

因此,當十六、七世紀之間到日本傳教或做生意的歐洲人第一眼見到京都的時候,都會驚訝於這裡的乾淨。例如十七世紀初年來到日本的西班牙人比維羅就曾經在『日本見聞錄』中這麼描述京都:『這座城市面積如此廣闊,交通繁盛,街道及房屋又十分乾淨,我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有見過這樣的城市。』

你以為水肥帶給京都的好處只有這些?其實不止。由於肥料供應充足,品質又優良(據說城市居民的糞便比農民百姓的更加肥美),使得京都近郊的農業產量與品質也跟著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據說『京野菜』就是靠著這個秘密武器才得以逐漸發展起來,並且一口氣成為最高水準的代名詞呢!

所以啦!千萬不要小看水肥喔!他可是讓京都脫胎換骨的大功臣呢!

arrow
arrow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