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讀完了這本書。

  說實話,我彷彿剛從一個奇妙的旅行中回來,有一點累,有一點漂浮,又像是喝了點酒似的,微微暈眩。

  我從來沒有看過一本像這樣的書,短短兩百多頁的篇幅,短短幾個小時就讀完了,可是卻引發一連串互不相干的情緒:笑,罵,佩服,驚訝,懷疑,恍然大悟,還有感動。

  這是一本很京都的小說,一本徹底服膺四度空間原則的小說。癮士曾經說過,京都是一個四度空間的城市,在長達一千兩百年的歷史深度裡,那麼多風流人物重疊在這小小的空間裡,留下密如蛛網的痕跡,在闃暗的歷史深巷裡散發著幽微螢光。走在這樣的城市裡,我有時候不免想像,下一秒鐘會不會看見歷史書上的誰誰誰從街角走過去?或是發現五百年前的某某夫人和一千年前的某某大人悄悄談起了戀愛......這很無厘頭嗎?不,在京都,這一切再自然也不過了,只是你沒有看見罷!

  而萬成目老師讓這一切實現了。

  『荷爾摩六景』裡的這六個番外篇,每一篇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小太陽系,卻又跟荷爾摩銀河系息息相關,甚至跟整個萬成目宇宙悄悄接上了軌。

  接上了軌,萬成目大神的小宇宙們,在這本其實薄薄的小說裡。翻開第一篇『鴨川(小)荷爾摩』,我們首先看見了兩個名字,只要是對日本古代史與古典文學有點認識的朋友大概都有點眼熟的名字:彰子和定子。再繼續讀下去,我們還會碰上第三個名字:一條。你笑了嗎?如果你笑了,恭喜你,你將會在這本小說裡面發現一大堆的樂趣。如果你不但沒有笑,還對我的問題一頭霧水,那也沒關係,小說內容本身還是很好看,而且,這表示你還有比其他讀者更多的尋寶樂趣。

  當然,我認為要進入這本書的四度空間迷宮,最簡單的入門方法是,先去讀過『鴨川荷爾摩』和『鹿男』這兩本書,這算是基礎的文化準備。接下來你可以開始先讀這本書了,但是如果你想要更深入荷爾摩銀河系,可以試著去找一本最簡單的日本歷史書來看看。每當你對日本古代歷史有了更多一點點的認識,你就有可能在這本書裡再多發現一點點趣味,或者,新的體認。

  讓我們這樣說吧!這本書,或者應該說是『荷爾摩』系列的這兩本書的最大特色就是:萬成目大神將一千兩百多年來曾經活躍於這座城市裡的古人魂魄們召喚出來,給他們在現代京都一個全新的身份與性別,然後讓他們按照自己原有的部分特質與性格,上演一齣由大神親自執導的戲碼。

  可是事情並不只是這樣而已,那些歷史人物走進這本小說裡面並不是要演出他們自己的故事,他們的名字和他們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密碼,一個讓萬成目大神導演出來的故事與四度空間京都接軌的密碼。透過這些密碼,讓這本書裡原本普通得不得了的六個愛情故事,因為有了古今對照與虛實辯證的空間,便創造出不凡的深度……歷史與文化的深度。

  所以,多知道一點那些老靈魂們原來的故事,荷爾摩世界的四度空間之門就向你多張開了一點。於是,你的閱讀歷程也將一步步與一千兩百年的京都歷史接軌而隨之豐富多彩起來。

  這樣的企圖,『荷爾摩六景』有,『鴨川荷爾摩』當然也有,可是為什麼這兩個故事讀起來給人的感覺差這麼多呢?我猜想,大概是純度的問題吧!相較之下,『鴨川荷爾摩』因為故事線很統一,所以是一個純度比較高的故事;而『荷爾摩六景』因為六段故事跨越不同時間,不同地域,甚至互相交錯糾結,所以純度相對的就比較低……......我到底要說什麼呢?

  簡單的說,京都是一個文化純度很低的城市。一千兩百年來,京都作為日本歷史的中心點,匯聚了來自全日本各地的人才與資源,甚至,隨著渡來人與遣唐使,西洋傳教士與歐美商船的來來往往,世界各地的文化與思潮以這個城市為舞台相互激盪融合,才創造出今天日本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徵諸古往今來的世界歷史,任何一個文化純度過高的文明,都免不了衰敗消失的命運。唯有一邊吸收外來文化,一邊改造本土文化,才能在時代潮流的錘鍊下不斷浴火重生。

  如是,『荷爾摩六景』是不是讓人覺得更趨近京都一點呢?當然,事情的真相並非如此簡單,我只是打了一個比方而已。『荷爾摩六景』的好看並非只有單純的因為它的情結或結構比較複雜,很多事情是無法用言語說明的,也可能是我還沒有辦法看得很透徹,或許再過個一段時間,我會有不同的看法也說不定。總之,經歷了寫出『鹿男』這一本擁有歷史與文化深度作品的歷練之後,再重新回到京都來的萬成目學已非吳下阿蒙了,這一點是確定的。

  說到比較,或許有人會問:那麼『鹿男』和『荷爾摩六景』到底那個好看?這是一個很尖刻的問題,彷彿那場矛與盾的對決,畢竟,我曾經寫過『鹿男』是一本很有深度的小說,現在又稱讚『荷爾摩六景』是一本很有趣的小說。現在有人把這兩本書一起放到天平的兩端,我該怎麼辦?

  老實說,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這是兩種風格迥異的作品,實在很難在同一個天平上秤量。一方是自成一格的神秘考古大冒險;一邊是眾聲喧嘩的奇幻青春圓舞曲。前者遊走在歷史與神話的邊緣上,還帶入人類怎樣與天地共存的課題;後者巡梭於時間和空間的夾縫中,更導出自我如何跨越鴻溝的省思。我實在很難妄下評定,就姑且先擺在一旁,留待他年說夢痕。

  在這裡要插入一個題外話,剛剛在查其他資料的時候偶然發現,『鴨川荷爾摩』的封面畫是取材自西洋搖滾天團『披頭四』的唱片封面,『荷爾摩六景』的封面畫則是取材自美國經典名片『羅馬假期』的電影海報……真不知道該怎麼說呢?倒是,這樣一來我開始好奇,『鹿男』的封面畫是取材自哪裡的呢?有人知道嗎?有任何線索請一定要告訴我喔!

  寫到這裡篇幅已經太長,癮士要先按下暫停鍵,等過兩天再貼上後半篇,欲知下文的朋友請稍待。對了,順便說一句,這本小說的開頭是七月祇園祭期間的京都,剛好比現在這個時間點再晚個幾天,你聽見了嗎?Ko-n-chi-ki-chi-n……


上面這兩張圖片就是癮士從網路上找到的『羅馬假期』海報和『披頭四』唱片的照片,和刊頭的小說封面比較一下,是不是太像了一點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京癮士 的頭像
    戀京癮士

    戀京成癮手札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