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系列文章一開頭的時候就說了,這一次,我們想要更廣泛也更深入地認識祇園祭。雖然這個心願基本上算是達到了,一點點
……不過,總是有許許多多缺憾的夢,等待下次來重圓。


  七月十七日,是整個祇園祭時間上的中點,過了這個點,祇園祭就要慢慢步向收尾了。可是,我們的祇園祭結尾卻比原先預計的更早來臨。上一篇提到十七日下午兩點半左右我們決定離開北觀音山的解體現場,原本當時想說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就要再趕往四条御旅所,等待從八坂神社出發的三尊神轎抵達,以此作為我們的祇園祭結尾。


  沒想到,當我們走進京都藝術中心,立刻被它那舊小學校園的古典氛圍所吸引,在裡頭休息足夠之後,又開始上上下下逛了起來。等我們終於狠下心來決定離開藝術中心,雖然時間上還來得及,可是身體的疲勞即將超過臨界點,只是,那時我們還不知道。


  走出藝術中心,我們沿著室町通往南走,沿途經過菊水鉾與雞鉾的解體現場,想到之前才剛看過他們的鉾建,眷戀之餘忍不住又停下來張望一番。這時各鉾車附近已經沒有大批的圍觀群眾了,只剩下像我們一樣零星的好奇旅人,三三兩兩地看著。偶爾一兩個稍微大膽一點的還會低下身去撿拾散落地上的小零件,也不見工作人員前來阻止。


  我想,大家都累了吧?町眾也是,觀眾也是。更可能的是,還有體力的人都跑到八坂神社那邊看【神幸祭】(三尊神轎從八坂神社出發前的祭典)和【神輿渡御】(三尊神轎分別經由不同的路線巡行到四条御旅所的儀式)了吧!


  其實我又何嘗不想看呢?尤其是神輿渡御,之前在【京都新聞】網站上看過一點點視訊,看起來有一點點像台灣廟會的神轎繞境一樣,粗獷豪邁中又帶著一點京都特有的貴族氣度,應該蠻精彩的。可是腳步就是越走越累,快要不行了呢!沒辦法,那就沿著四条通走到四条御旅所前面看看吧!


  這一路,雖然疲勞已經如影隨形,還是看到不少有趣的風景,好像是在為我們打氣呢!就別說沿途零零星星的山鉾解體了,商家門前疊得像小山一樣的獻酒桶,來自我們在台灣就早已見過的京都酒廠【玉乃光】,雖然外頭還罩著防雨的塑膠袋,但那樣深具祭典風情的畫面對觀光客來說,就是好看!


  還有路旁由【池坊】(發源於京都六角堂附近的日式插花宗派)所設置的插花風物詩屏風,雖然由於當時光線已經不足,所以就照片來說整體上看起來不怎麼樣,可是細節之處還是十分清新可愛,充滿夏天的味道。


  而在四条烏丸的路口,除了還有函谷鉾和長刀鉾的解體可看之外,還有三井住友銀行華麗恢弘的建築立面。它在京都雖然並不能算是有紀念價值的近代建築,頂多只能算是仿近代建築意匠的現代建築,但是一樣是仿古,相較於台灣某些胡亂拼貼各種近代建築語彙,結果反而變成混搭怪獸的建築,身在京都這個城市裡的三井住友大樓,雖然只有一小塊仿古的門廊,氣勢就是與眾不同!


  不過說真的,看了一天,也走了一天,雖然滿心滿眼滿手甚至滿相機都裝得飽飽的收穫,但是一來到這個繁忙的街頭,累積了一天的疲勞忽然就竄升到最高點!幾經猶豫之後,我們還是走進阪急車站,坐到大山崎站再轉
JR的山崎站,轉搭普通車一路慢慢晃回東淀川的民宿,結束了這最後的祇園祭行程。


  行程雖然結束了,不過話題還沒有結束,在這個系列的最後,我還想繼續補充一些我對這次祇園祭所見所聞的想法。


  如同在先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我覺得祇園祭的精神其實在於『傳承』。傳承技術、傳承情感、傳承對自己町眾文化的驕傲、傳承對日常生活諸多細節的敬意。而這些繁複而綿密的傳承,就是祇園祭剝除了觀光與商業的外衣之後,得以支撐這個祭典以及祭典背後整個町眾文化的骨架。


  這麼說好了,在組裝完成一輛鉾車的同時,有多少傳統的工藝技術在此活生生的被操作,被學習?除了基本的建築木工與捆繩技術外,還包括各種金工(金屬零件打造)、鈿工(金屬鑲嵌)、木雕、織工、染工、畫工、佛師(御神体的雕像製作)等傳統工藝技術,以及陰陽、神事等儀式規範
……。這些構成傳統町眾日常生活的諸多技術,就透過這樣的祭典一年又一年的被傳承下來,如是祇園祭竟自成一個活生生的町眾生活博物館,負擔著保存與教育的重大任務。


  然而這些技術並不是最重要的,祇園祭傳承的重點其實是一種敬天、敬神、敬事的態度。從七月一日到七月三十一日,各項繁複紛雜的神事,莫不顯現著對神明以及天地萬物的感謝與崇敬,這裡面如果排除了一般人所謂迷信的成分(雖然迷信與否亦是各自認定),其實還包含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謙卑與自省。我覺得這是現代人十分缺乏的一個部分,我們在科學萬能、民主萬歲的教育底下成長,早就養成了自私、驕傲與狂妄的態度。祇園祭的潛移默化似乎給了參與其中的人們一個自我注視的機會。


  此外,對於自己正在從事的工作的敬意與專注,更是時時透過不厭其煩的安裝、檢查、調整、測試等等步驟,由老一輩的町眾經由身教傳遞給下一代。因為這些工作的背後所背負的,不只是安全上的問題,更隱含了施工者的專業自尊。我想唯有這樣慎重地面對工作也面對自己的態度,才能夠成就京都千年不墜的繁華與光輝吧!


  而這樣的傳承是如何進行的呢?舉個例子,我們在鉾建現場就經常看到這樣的畫面:前輩指導後輩的時候,往往自己先做一遍,然後全部拆除,再要求後輩照著剛剛的方式自己做一次,並且不時從旁叮嚀指點,等後輩完成工作之後,前輩再帶著後輩一起仔細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就試圖修復甚至不惜一切重來。這樣的工作方式,既耗時又費工,但是技術與態度的傳承就是透過如此的不厭其煩,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來。


  凡此種種,在祇園祭的過程中,身為短暫旁觀者的我就已經感受到了那種傳承的力量而不斷思考著這些問題,我相信那些全程身在其中的年輕人們應該會有更多的體悟吧!


  然而,更可貴的是,祇園祭的傳承不但感染給了身在其中的老少町眾,感染給了旁觀的京都市民、感染給了興奮不已的小孩,也感染給了歡喜讚嘆如我的外籍觀光客,這是多麼強大的一種力量?而這樣的力量,又莫不是由參與的全體町眾專心一致的信念所發?想到這裡,我不由得再一次感動起來!


  儘管如此,感動歸感動,我還是忍不住想說:這一次,因為深入祭典的中心,我也感受到另一股疏離的力量在運作著。怎麼說呢?就是京都人面對現代文明的入侵,似乎也開始鬆動起來。不管是現場的髒亂程度與民眾的秩序與禮貌,都普遍地下滑著。所以我開始聞到街頭隱約出現腥臊味、開始看到地上出現前所未見的垃圾、開始注意到層出不窮的恣意拍照與順手牽羊
……更恐怖的是,我開始感受到人們對於妨礙到別人這件事的無感甚至無所謂。


  與此同時,另一個現象也讓我感到憂心,那就是年輕一輩已經開始以一種消費的眼光面對祭典,而對於傳統的不在乎與嘲笑,似乎也在暗潮洶湧中傳遞著。比方說某些年輕表演者的蒙混與偷懶,相較於年長表演者的專注,而顯得更為刺眼。而參與祭典的觀眾群中鮮少見得到青少年的身影,偶而一兩個身處其中卻又滿臉無聊與不屑。似乎只有熱鬧有趣的宵山,因為有機會提供青少年交誼與自我展現的舞台,才能勉強得到一些些參與和關注。君不見宵山期間穿著浴衣上街的青少年暴增,而宵山一過又迅速不見其蹤影麼?


  我開始想像,那些遊行隊伍中偶而出現的年輕人,究竟有多少成分是自願的?而自願前來的青少年,又願意投注多少心力在其中學習與奉獻?而懷著這樣的心態前來參與祭典,剛剛我所歌頌的那些傳承又有多少能夠傳達到他們的心裡?如果他們沒辦法覺得祇園祭『很酷』,如何能夠讓自己在別人眼前表現出那份『酷』?而沒有了這付『酷勁』,別人眼中的祇園祭又如何好看得起來?是我太過悲觀了嗎?但願。


  或許對年輕一輩的人來說,這是一個講究聲光效果、講究廣告傳播、講究數位溝通的時代,古老的祭典該如何將它想要交給年輕人的東西順利傳達,而又不破壞祭典本身的精緻與嚴肅,這是一個連祇園祭,連京都人,或許連我們自己都得要開始認真面對的問題。


  妻說:其實日本的年輕人是以出社會為一個分界,出社會之前的他們有表現自我,不屑權威與傳統的權力,但是一旦進入社會,就會以一種幾近『完全變態』的方式蛻變為穩重的成人。所以,從這角度看我的問題,似乎又不再那麼悲觀了。不過還是想說,少了青少年參與的祭典,總覺得少了一點點青春的味道哪!


  無論如何,我誠心的希望與祈求,若干年後,當我再回到京都,再回到祇園祭的現場,能夠看見更多成熟自信的年輕臉孔,向我展露這個城市未來的酷模樣!

巡行結束,只剩零星的觀眾留在解體現場,品味熱鬧後的孤獨......
  
 
這是菊水鉾,因為沒有和町會所連結的橋,就架上了長梯......
  
 
遺留在地上的小零件,上面還寫著『手摺』,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
  
 
雞鉾的解體現場,遠遠望過去有一點點寂寞與蒼涼......
  
 
這就是池坊設置的大型藝術插花作品,可惜光線不好,拍得有點醜......


聽見叮叮的風鈴聲了嗎?是夏天的音風景喔!


三井住友的建築立面仿近代建築門廊設計的窗戶,其實這裡並沒有門......


終於要回家了,夕陽下疲憊的一雙影子......


這是祇園祭真正的結尾喔!祇園祭限定稚兒餅,單純的好滋味......


祇園祭的工作現場常見這樣老少搭配的見習組合......


專注工作的神情,真是帥氣!


再一張,我好喜歡這樣的表情!


解體前讓民眾靠近接觸山鉾參觀,是文化傳承中的一項美意吧!


北觀音山上的屋根方是四個年輕人呢!酷喔!


嗯......還是有著燦爛笑容的青春臉孔最好看了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