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咫烏系列」與我的歪斜童話旅程(上)

  花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終於將日本松本清張獎得主阿部智里的「八咫烏系列」奇幻小說從頭到尾讀了兩遍,這對於戀京癮士我來說,是一段很特別的閱讀旅程。

  這套書一共有六本,依序是《烏鴉不宜穿單衣》《烏鴉不擇主》《黃金烏》《空棺之烏》《玉依姬》與《彌榮之烏》,是一套以幻化成人形生活的三足烏鴉一族為主角,圍繞著與山神、猿猴、天狗還有人類之間的恩怨糾葛,交織而成的奇幻歷史小說。

  必須承認的是,癮士雖然愛看奇幻小說,但除了京大雙璧的作品外,卻幾乎不寫奇幻小說的心得文。或許大學讀文藝創作的我在內心深處還是懷抱著一點點文以載道的僵固本科心態,總覺得奇幻小說主要以娛樂讀者為目的,難登大雅之堂。是說,我這個小小的「戀京成癮手札」部落格其實也稱不上什麼大雅之堂,這樣講似乎有自抬身價之嫌,慚愧!慚愧!

  那麼,我為什麼會想要寫這一篇呢?

  其實理由跟我寫京大雙璧的小說一樣,因為太過獨特,而且跟京都有些微的牽絆。關於與京都相互印證的部分,容我先賣個關子,留到最後面再寫,這裡先來說說獨特這一點。

  如果你是戀京癮士我的忠實讀者(有嗎?),或許就會知道,戀京癮士我特別喜歡「結構複雜」的東西,不管是小說、戲劇、電影還是繪畫,只要結構有點複雜,甚至到了燒腦的程度,我就會特別給予關注,且愛不釋手。而這套書在結構的設計上就正好約略符合這個標準。

  還記得我是怎麼介紹森見登美彥老師的《宵山萬花筒》嗎?是的,那本小說共分成六個章節,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一組、第四章和第五章一組、第一章和第六章一組,各自組成兩兩相對的同一事件不同視角的對應關係,且三組之間的角色與情節還互相糾葛蔓延,最後整合成一首結構完整,組織龐大的宵山交響曲。

  「八咫烏系列」雖然沒有《宵山萬花筒》這麼誇張,卻也有著類似的複雜結構:簡單的說,第一本和第二本是同一段時間序列下不同視角(女子和男人)的作品;第五本和第六本也是同一段時間序列下不同視角(人類和烏鴉)的作品;第三本和第四本雖然不是以這樣的對稱鏡像結構來呈現,而是依照傳統時間因果線性敘述的方式,但其內在精神仍然凸顯著「地方與中央」(第三本)以及「貴族與平民」(第四本)的對立面貌。而從前面兩本的繁華天真對照到最後兩本的蒼涼悲憫,再從最後一本的謎底揭曉回頭印證第一本之所以深深吸引我們的深層理由,都在在呈現出這套小說結構完整,深度豐厚的特質。

  不過,跟森見登美彥老師的作品相反的是,接觸八咫烏系列是從動畫先開始的。動畫的日文標題是「烏は主を選ばない」(中譯即是系列二的書名,烏鴉不擇主),故事是將前兩本的視角依時間線交錯呈現的方式推進,而吸引我們的主要是寫實而唯美的畫風,以及類似平安朝的建築與衣著。看了幾集之後,剛好發現有人在網路上討論這一部動畫,深入了解之後就發現這背後其實有一整套的小說,而且剛好有中譯本。在書店翻閱之後,隨即欲罷不能,便一路讀下來了。

  果然,小說比動畫好看多了。

「八咫烏系列」與我的歪斜童話旅程(上)

(圖片擷取自網路)烏は主を選ばない動畫

  嗯,簡介時間到此結束,接下來的篇幅將深入分析這套小說的結構與內容。按照往例,如果你還沒看過這套書,希望享受完整的閱讀樂趣,那麼暫時看到這裡就好,等你讀完整套小說之後再回來繼續看後面的文字,因為可能會有爆雷的危險。

  於是乎,假設你已經讀完整套六本書了。有感覺到我前面說的那種結構上的獨特安排了嗎?我想線索應該非常明顯,不需要我再多所著墨。倒是,我個人有一個非常私人的體會,那就是這套小說的每一本,在情節上其實都非常通俗,而我幾乎可以給每一本書冠上一個大家熟悉的童話故事,只是,有點變形或者翻轉了。

  是的,我說到了翻轉。這其實也是通俗小說(尤其是推理類的)的共通特色之一,而在這一套書的行文脈絡中,對與錯、善與惡、敵與友,甚至性別與主從關係等等二元對立的概念,將隨著故事的推進而翻轉,一次又一次,顛覆你的認知,重塑你的建構。這是閱讀這套小說的樂趣之一,也就是說,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讀者不斷的思考覺察,因為陷阱就在敘述裡。

  接下來就分別拿我自己的妄想來當鑰匙,帶領大家一探阿部智里的八咫烏小宇宙吧!

  首先是第一本,《烏鴉不宜穿單衣》。這本我給它的童話標題是「醜小鴨」,醜小鴨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這個醜小鴨長大之後不是羽化成白天鵝公主,卻變成了黑天鵝公主,當然,最後沒有搶到王子,而成為路人甲消失在舞台上。看到這裡,我想你大概已經可以猜出這本書的情節走向了,是的,簡單的說就是一齣宮廷劇,女生版的。不過,故事真的沒有那麼重要。這本書是松本清張獎的得獎作,它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地方是章節安排與視角的變化。

  本書章節除了序章與終章之外,依序是春夏秋冬,最後再輪回春。每個季節都由一位代表那個季節的公主作為主要敘事者,於是整個故事的視角就在四位競爭「櫻君」(亦即皇太子妃)位置的公主之間輪流傳遞,讓讀者逐漸熟悉做為故事主要背景的東西南北四大貴族世家,以及中央皇家的相對關係。也就是說,這一本是建構起整個系列故事舞台的基礎。

  因為負有架構起整個主要舞台的重責大任,所以這一本相對於其他五本,在場景的描繪上特別精雕細琢。跟著四位公主的視線與腳步,我們彷彿親眼看見了一個隨著四季更迭展現不同風貌的美麗舞台(櫻花宮),而舞台上的演員無論服裝,髮色,舉手投足,言語音色,甚至衣衫上薰染的香氣都歷歷在目,而且,隱約可以與日本平安時代的王朝風景相互呼應。

  也就是最後這一項特色,在一開始觀賞動畫的時候就深深吸引著我們。

  再來是第二本,《烏鴉不擇主》。這本我給它的童話標題是「灰姑娘」,但這裡的其實是灰少年。灰少年經歷一番波折得到了王子的信任,最後卻拒絕了王子的邀請。而拒絕的理由,竟然是要回到有著父親與後母,以及異母兄弟的家裡,一家人和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撇開這個有點另類的結局不談,這個故事的重心還是一齣宮廷劇,男生版的。而且再一次從男主角的角度重新建構整個系列故事的舞台,從後宮延伸到朝廷,並且更加鮮明地呈現了皇太子派與法親王派,以及中央皇室與四家貴族之間,曖昧不明的權力角力。

  如果只有這樣,那也太普通了。其實就像之前稍微提到的那樣,這一本和前一本是互為表裡的對稱結構,所以兩本可以對照著看,尤其是關於景物與事物描寫的部分,可以在許多地方清楚的比較男與女兩種不同的性別觀點上的差異。例如在端午之儀的場景,在描述同一套衣服的時候,從公主眼中看見的,都有著詳細的和色名與正式服飾名(蘇方唐衣、檜皮表衣、淡萌黃色小袿);但是到了來自北家旁系的皇太子近侍眼中,就只是簡單的顏色和籠統的稱呼(深紅色上衣、深茶色的衣服、嫩葉色的和服),充分表現出貴族女子與武家男子在文化教養上的差異。這是作者在描寫上特別用心經營的證據。

  呃……好吧!寫著寫著又不小心累積了兩千五百字,照例大家應該也已經讀累了,今天就先寫到這裡,關於另外四本的介紹,請容我留在下一篇待續。

「八咫烏系列」與我的歪斜童話旅程(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京癮士 的頭像
    戀京癮士

    戀京成癮手札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