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絕對難以想像,油田、貨櫃、消音材與垃圾堆,到底有什麼好美麗的?
高溫髒污的工作環境,孤獨沈默的單調作業,在鑽油幫浦、遠洋貨船、消音密室與垃圾焚化爐中工作的專業職人,成為這齣奇特紀錄片的四位最佳男配角。
是的,他們並不是主角。那麼主角是誰?如果讓同時也是電子音樂創作者的導演來說,可能會認為是由那些工作現場的各種機械噪音重組而成的交響樂曲;如果讓影評來說,可能會認為是工業化消費社會裡殺雞取卵而又供需失衡的變調現象;而耽美如我,則認為是那些既醜陋又絕美的,人工場域與自然環境交融的異樣風景。
以鑽油井為前景的整片漸層黃昏天空、倒映在一灘污水中還夾雜著七彩油光的藍天白雲、五顏六色的鏽蝕貨櫃堆上方陽光燦爛的湛藍天際線、暗夜裡船艙內投射堆疊晃動閃現的交錯光影、在被凹凹凸凸的吸音材料填滿的四壁牆面中央跪坐傾聽的老人、從抓滿雜亂垃圾的機械怪手指間溢出宛如水母觸手般飄盪翩舞的電線與布條、用途不明的巨大鋼鐵空間中央兀立於如花散落一地的垃圾上唱歌的美麗新娘……。
與此同時,穿插在四個不同職場故事之間串場的是,導演自己的人生階段中真實居住過的四個場景。宛如家庭錄影帶般的朦朧畫面中,充滿各種五光十色的廉價玩具與日用品,還有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噪音,交織出一個個熟悉中帶著邪異與不祥的日常畫面。
如是,我們發現了導演的意圖。在工業產品的生命週期中,生產、運輸與銷毀其實是美麗的,只有需索無度的廉價消費本身才是醜陋的。導演用這樣清楚明白的並列對比,批判了他自己的過往人生,也批判了觀眾以及數十億地球公民的消費慾望。
是的,面對地球環境的污染與過度開發,一切的元兇可能並非工業化,而是廣告與消費。人們明明不需要,卻被廣告撩撥起購買的慾望;然後廠商為了刺激人們繼續消費而大量製造不夠耐久的次級品,以低廉的價格排擠了真正優秀產品的生存空間;接著,因為不耐久而短時間內製造大量的廢棄垃圾又回頭污染了提供製造原料的地球環境……如此惡性循環,永無休止。
然後,當畫面定格在垃圾焚化廠的垃圾山上,良久,既醜惡又美麗的感覺達到了最高峰。當我以為這部電影應該就這麼結束了的時候,場景突然來到了打烊後空蕩蕩的購物中心,一對男女開始繞著圓形的電梯天井面無表情地跳著若即若離的雙人舞。
導演說,那確實是後來添加的,或許代表著一種希望,一種新的可能或再開始。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導演真正要講的,其實是比原本的結尾更加幽微而尖刻的,控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