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曾經寫過一篇細數我如何與京都建築相遇的文章,並因此衍生出『我的日本建築手記』這個系列。最近因為建築文進展緩慢,想說回頭看看舊文,趁機喘口氣之餘,或許也能找回某種因為自不量力挑戰高難度主題而逐漸喪失的寫作初衷。
一本一本數過當時文中提到的那些目前依然頻繁使用的日本古建築工具書,突然發現,我手邊的此類書籍已然悄悄翻了兩三倍。關於日本古建築這個主題,當年只能到汗牛書店去搜尋日文書,如今也漸漸的出現了各種向度與程度的中文書,可喜可賀!
不過,這是否代表著我對日本古建築知識的瞭解也跟著參考書數量上的成長而擴展了呢?答案令人沮喪,並不是。至少,知識的累積與書本的堆積不成正比。其實這也該怪我自己天性懶散,記憶力差之外還有讀書不求甚解的毛病,所以雖然看過了那些書,卻很難真的建構成為自己的知識。我甚至得要承認,直到今天,每一次寫文章的時候,都還要不斷的回頭翻閱那些書,並不能直接如數家珍,侃侃而談。頂多,我只是隱約知道哪些知識大概在哪幾本書裡找得到,如此而已。
這麼些年斷斷續續的讀著寫著日本傳統建築,至今我只有一個粗淺的感想,那就是古建築知識真的是浩瀚如海,而我如今可能只稍微畫得出一張殘缺不全的海圖。關於那些遨遊其間的眾多奇妙生物,以及那些漂浮於海中的無數大小島嶼與洋流系統,我能夠認識到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啊!更不用說那些或詳細或簡略的前人留下來的書籍與海圖們,其眾說紛紜或各自表述的狀況,更是經常讓我迷失航向……。
我不知道我如今正在做的事,到底是為後繼的冒險者們(如果有的話)指引航路,或者只是一廂情願而不負責任的給自己和大家添亂呢?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但無論如何,這是我自己近十年來一直想做的事,不管再怎麼有勇無謀而亂七八糟,總是一步一步的邁著龜速的步伐前進著。我想,這樣就可以了。
這就是戀京癮士我一直以來的風格,你們知道的。
而如今,關於日本古建築這個虛擬研究所,我到底讀到那個階段了呢?有比當年所知的更完整一點了嗎?或許有,但真要說有什麼獨特的見解或創思,除了以住家與學校的角度切入來解析神社和佛寺的格局配置這一點,是我自己思考得來的一點小小靈感之外,其他時候恐怕都還停留在抄襲參考資料的狀態。
更慘的是,如同前面稍微提過一下的,看過這麼些書籍之後,原本應該更加清楚的知識,卻因為這些不同來源的資料之間用語不同,甚至說法相異,因而造成了一些混亂。再加上語言的隔閡,我自己就像是在濃霧中摸索著迷宮的牆壁前進一般。這也就是為什麼戀京癮士我現在的文章進度越來越慢了,因為自己也搞不定的東西,怎麼可能寫出來給大家看呢?(雖然這樣聽起來好像在給自己找藉口一樣)
但無論如何,你們最近所看到的日本建築文字,就是我經由咀嚼消化過後得到的學習成果。雖然這些東一團西一塊的零碎知識可能還沒有辦法完全被內化成組織完整的學問(我承認自己在追趕文章進度而急就章的吞食知識時還是有點消化不良的狀況),但至少架構出了一個粗淺的模型,提供有興趣的朋友稍微認識日本古建築的起點,需要時也可以作為自己進一步建構學問的基礎。大概可以這麼說吧!?
這麼說起來,我目前的日本古建築學習之路,大概正走在高中生準備轉型成大學生的階段,吧?希望藉由『我的日本建築手記』這個系列,慢慢驅策自己達到一個研究生的水準。希望啦……
好吧!喃喃自語完了,來介紹我手邊的這些新的參考書籍們吧!
稍微調查了一下背後的書櫃之後,我發現真要說起來,能夠與建築多少拉到一點邊的書還真是不少。不過,既然說的是學習日本古建築的參考書籍,我想還是聚焦在比較有探討到一點專業內容的書籍上面好了。
於是,根據這樣的前提,我從書櫃中整理出以下的日本傳統建築專書。首先是從兩千零六年開始終於陸續出現的中文書部分:
是的,從兩千零六年八月開始,馬可孛羅出版社出了一套十本的『日本經典建築』系列。這是從日本草思社出版的『日本人はどのように建造物をつくってきたか』系列翻譯過來的中文書。該系列邀請了多位各有專精的日本古建築學者執筆,以淺顯易懂的文字,配上名家繪製的精細插圖,可以說是一套介紹日本傳統建築的入門書。
這套書共有八個主題,分別是『大坂城』『法隆寺』『平城京』『平安京』『江戶町』『桂離宮』『巨大古墳』以及『奈良大仏』,其中最精彩的,我個人覺得莫過於法隆寺、奈良大仏和桂離宮了。這些書針對單一的古蹟進行了細部的介紹,從興建的緣起,建造過程,到日後的發展變革,透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將古建築的建築方法與細部構造展露無疑。
總之,這套書有翻成中文版真是太好了!而且後來還影響了一位臺灣作家,也開始出版一系列類似風格的書,主題涵蓋艋舺龍山寺、清代台北城與日治台北城,而這也成為我開始深入研究台北古建築的契機之一,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以及另外一大批書籍了,有機會再說。
接著在兩千零七年,又有楓書坊出版社陸續出了另一套也是譯自日文書的『建築繪本』系列。這一套七本的書,製作方式類似前面提到的『日本經典建築』系列,有些作者也是重疊的,不過這一套書涉及的範圍比較廣,所以我並沒有蒐集全套,只按照自己的興趣購入『日式建築的形式』、『和式住居哲學』與『老街尋訪』這三本。其中『日式建築的形式』從『祭祀』『居住』『戰事』『遊藝』等四個面向切入,系統性的介紹了日本建築歷史的發展;而『和式住居哲學』則專注於住宅建築與居住型態的演進上,尤其對於其他書籍比較少涉獵到的平民居住環境著墨頗多;至於『老街尋訪』則主要定位在日本各地的商業城鎮與町家建築的介紹上,同時觸及傳統建築的保存與社區營造等議題。
然後是兩千零八年,商周出版社出了一本『日本古城建築圖典』,這本也是翻譯自日文書『城のつくり方図典』,作者是三浦正幸。這本書可了不起了,全書鉅細靡遺的從圈繩定界開始(也就是日文的繩張り),運用大量精細的繪圖與實景照片,詳細介紹日式城堡的建造方法與建築分類,雖然與我比較感興趣的日式傳統木造建築主題稍微有點偏離,但還是非常值得參考。
例如看完這本之後,再回頭看『日本經典建築』系列裡的『大坂城』那本,對於大坂城的歷史定位與藝術價值就更加清楚明白了。就我個人的觀察,對日本城堡有興趣的戰國迷來說,這是目前中文書中最值得收藏的一本。
到了二零一四年,臺灣東販出版社出了一本『細訪千年古都之美』,這一本很特別的是,它原本是為日本大學建築系師生所編輯的『關西建築研修旅行』參考教材。雖然大致翻閱一下的時候,看起來好像也只不過是一本介紹古蹟景點的書,但因為是給建築系師生在參觀古蹟時做為參考資料用的,所以內容中會大量涉及古建築部件與美術史的專有名詞,可以說是目前我手頭上難度最高的中文書了。
在此強烈建議對日本古建築有興趣的朋友蒐集這一本,雖然難度稍高,但是內容豐富,絕不枯燥,可以當作參觀古建築時很好的參考書。
去年(2016)底,市面上出現了一本很特殊的中文書,那就是由暖暖書屋出版的『京都茶室名庭巡禮』。這是一本由臺灣人鄭亞拿小姐所寫的書,挑選了二十九座與茶道有關的建築與庭園,搭配照片與平面圖,向臺灣讀者介紹京都的茶道建築。
老實說,剛開始看到這一本的時候,我心中抱著很強的疑問:『這麼厚重的一大本臺灣人寫的京都茶室書?不是翻譯的嗎?或者只是蜻蜓點水一下,其他的篇幅都在寫餐廳和商店啊?』可是當我稍微翻閱一下之後(這書是封起來賣的,不過誠品有留一本開封了的供讀者參考),才發現這是一本實實在在用自己的腳步和眼睛認識茶道建築之後,才能寫得出來的書。
這樣的書,我只能說真的很厲害!因為我自己有在嘗試寫日本建築的文章,就知道要跨越語言、文化與學科的藩籬有多困難。鄭小姐在德國拿了音樂與文學的博士學位,而這本書寫的卻是日本的建築與庭園,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寫出如此深入淺出的書,真的很不容易。
看完這本書之後,雖然對茶會恐怕還是一無所知,卻應該多少能夠從茶室建築與茶庭布置的知識中,稍微理解一點茶道的美學吧?我猜啦!因為老實說,我才剛開始看而已。
最後要稍微提到二零一六年由遠流出版社出版的『建築遺產的私房導覽西日本三十選』與『建築遺產的私房導覽東日本三十選』,這兩本是由磯達雄與宮澤洋這兩位日本建築雜誌的資深編輯合作,挑選日本全國各個時代的經典建築,一人負責撰文,一人專職繪圖,可以說是相當輕鬆有趣的入門書。
啊!這麼說來還有一本也要稍微提一下,那就是由戀京癮士我最喜歡的日本小說家萬成目學老師與另一位偵探小說家門井慶喜所合作的『跟著小說家的建築散步』(愛米粒出版社,2015)。這本書挑選了日本的大阪、京都、神戶、橫濱與東京等五個城市,每個城市選取十到十二個近代建築來介紹,最後還加了一個臺灣篇做為中文版的特典。雖然這本書把重點放在十九世紀前後的近代建築上,完全沒有提到傳統木造建築的部分,而且是以兩位作家隨口閒談的方式來介紹的,內容上有點不夠專業,但還是很有趣的一本書。
嗯,以上就是我手邊跟日本建築比較有關係的中文書,接下來繼續介紹日文書的部分:
比起中文書,我背後書櫃裡與日本傳統建築相關的日文書其實並沒有增加很多。仔細算一算大概只能找出三本半來。咦?為什麼會有半本?因為其中有一本『平安大事典』(朝日新聞出版,2015)裡,關於建築的部分只佔了全書的十分之一不到,但卻幾乎是手邊唯一一本詳細介紹平安時代寢殿造建築與生活道具的參考書,以其重要性勉強算上半本。
那麼,另外三本又是怎樣的書呢?
其中對我來說最實用的一本應該是出版於一九九零年的『図解古建築入門』(彰國社)了,這也是日本古建築教授西和夫老師的作品(我手上另一本他的著作就是『日式建築的形式』)。整本書就是以圖解的方式,一步一步的把古建築是如何蓋起來的介紹給讀者。老實說,我目前正在寫的這個關於日本寺廟建築流程的圖片呈現方式,就是從西和夫老師的書中得到的靈感。
這本『図解古建築入門』配合『寺社建築的鑑賞基本知識』,就成為我目前寫這個建築系列最主要的兩本參考書籍了。
接著,兩千零九年淡交社出版的『イラストで学ぶ——京都の文化財』,顧名思義,就是以圖像來介紹京都文化財的入門書,裡面有大量關於日本古建築的基礎知識,當我被『寺社建築的鑑賞基本知識』的大量知識與專有名詞弄得頭昏腦脹時,就會用這本圖文並茂的書來讓自己看清楚最基礎的東西。
最後一本勉強湊數的是『京町家の再生』(光村推古書院,2009),內容主要是向外國朋友介紹京町家的建築與再利用,可以說是京町家的基本入門。因為是入門書,所以照片與圖片的數量遠大於文字量,再加上是日英對照本,所以比較簡單易懂,適合對京町家有興趣的初學者閱讀。
以上,這些就是戀京癮士我手邊所有的日本建築相關書籍(當然還要把十年前介紹過的那四本加進去)。咦?是說一不小心就把『我的日本建築手記』寫成『臥遊京都』了啊?!算了,反正也很久沒有介紹京都新書了,就拿這一篇來湊個數吧!
對喔!現在才發現,這一篇也是今年(2017)的初文章,嗯……在此也順便祝大家新年快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