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四日

今天的京都行事留下了一頁空白,大概京都各地也都在舉行耶誕相關的活動罷?那麼,就來補記一個昨天的行事好了,那就是『大原三千院』的『托鉢寒行』。

所謂的『托鉢』又稱化緣,其實是和尚的本分之一。佛祖『釋迦牟尼』為了讓和尚專心於修道,訂下了修行之人不可營生,也不能蓄財的規矩,如果飢寒無以延續生命,就只能托著飯碗沿街乞討,靠著布施獲得溫飽。而且,布施所得除了延續色身必須之外,其餘都得用作修建寺廟或救濟貧苦,不得中飽私囊云云。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東西方的三大宗教開創者,無論是佛陀、基督還是穆尊,對於僧侶修士等神職人員都有類似的規定。然而,到了今天,宗教這回事已經變成了一種事業,各大教團莫不努力積累財富與勢力,以更積極也更有效率的方式來救濟世人。至少至少,和尚們已經不必真的靠托鉢維生了。

於是,在現代,托鉢這件事已經變成了一種修行法門。在日本的禪宗界,有一種見習僧侶,一般通稱為『雲水僧』。他們在修行期間必須每天清晨出門托鉢,無論寒冬或酷暑,都穿著一樣厚薄的僧衣,戴著寬寬的斗笠,穿著草鞋,胸前掛著接受布施用的『頭陀袋』,四五個人一組,以一定間隔排成一列,口中發出『おーー』『おーー』的聲音,走遍京都的大街小巷。

不過,除了雲水僧之外,禪宗以及與山岳信仰關係深厚(也就是有山伏法師)的各大寺院目前也依然保持著一種特殊的修行方式,那就是托鉢寒行。或許是和尚們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身為僧侶的本分,在寒冷的深冬時節,從住持以下,全體僧侶都一起出動,有時還加上俗家信眾,一群人浩浩蕩蕩的遊走街頭。甚至有些寺院(例如聖護院)還保留著沿途托鉢步行到遠方的神山上繞行的嚴苛修行方式,這麼說來,現代的和尚其實還是很辛苦的啊!

而每年歲末年終的十二月二十三日,傳統上就是大原三千院的僧侶進行托鉢寒行的日子。到底為什麼訂為這一天,嗯……老實說我查不到。只知道每年的這個時節,山上平均低溫都在三度左右,有時候還會下雪,真的挺冷的。

早上九點之前,在三千院門主(說真的,日本各宗派寺院的住持稱呼還真是五花八門啊!)的率領下,全寺僧侶與信眾約五十人分成四組出發,準備繞行大原地區六七百戶商店與民家。

帶頭的僧侶吹起法螺貝,眾人在寒風中走遍大原地區,每到一戶,就在玄關前唱頌『般若心経』,為施主全家祈求平安。而人們則遠遠聽見法螺貝的聲音,就早早走出門外等候,除了感謝僧侶們的辛勞外,也虔誠地奉上布施。

據說這些信眾布施的金錢與物資,三千院每一年都全數捐出,作為救濟交通意外孤兒與天災難民等等的基金。

雖然日本的佛寺未必真的都如此精進,台北街頭也不乏為了籌募建寺基金而默默行腳的托鉢僧,更或許這樣的行事其實多少也帶著一點點作秀的味道。但是在這個寺廟儼然邁向企業化經營的時代,我思索著寒天托鉢的精神與意義,對照著時不時就看到開著名車出入高級餐廳與百貨公司的和尚與尼姑,宗教已然越趨變質的台灣此地,不禁搖頭嘆息起來……

arrow
arrow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