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七日
今天的京都行事是『貴船神社』的『御火焚祭』。
說到火焚祭,進入十一月之後,許多神社(尤其是與農業有關的神社)都會舉行火焚祭,例如明天就是伏見稻荷大社的火焚祭,神官們會將神田中收穫後剩下的稻桿收集成一大束燒掉,以感謝神明賜與豐收的恩德。不過,雖然在外在儀式上很像,但是貴船神社的御火焚祭在內在意義上卻與眾多的火焚祭不太相同。
其實,一開始聽到這個祭典時,我的心裡就湧出了一個疑問,貴船神社不是水神的神社嗎?為什麼也要來蹚火焚祭的渾水呢?雖然中國古語有云:『水火同源』,但同時也有『水火不容』的說法,水和火,似乎在人類文明中扮演著既相剋又相關的特殊角色,那麼這個貴船神社的火焚祭是怎麼回事?
簡單的說,貴船神社的御火焚祭是在重現貴船神社主神『高龗神』與奧社主神『闇龗神』的誕生神話。其實這兩位神明可以被視為是同一個神明的不同神格顯現,也就是『龍神』的誕生。
話說日本神話中創造天地萬物的是一對夫妻神(同時也是兄妹神,這一點跟世界上許多其他民族的創世神話很類似),男神名叫『伊邪那岐』,女神則是『伊邪那美』,這對兄妹神降下到世間後,便繞著天御柱彼此追求起來。不過第一次是女神先開口追求,結果兩人生下了一個畸形兒(蛭子)。
後來兩神決定重來一次,這次換男神先開口,果然就順利產下了日本國土與眾多神明。不過,伊邪那美在生火神『迦具土神』的時候,因為被火燒傷陰部而『神避』(也就是神明的死亡)了。伊邪那岐既傷心又憤怒,就抽出『十拳劍』將迦具土神剁成碎塊。這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從噴濺的血液中生出了眾多神明。根據『古事記』的說法,從劍柄滴下的血滴中生出了闇龗神(山谷之間的龍神);而『日本書紀』的說法則是斬殺火神時生出的是高龗神(山峰之上的龍神)。
總而言之,為了重現龍神出生的場景,所以每年的十一月七日貴船神社會舉行御火焚祭,前一天會先在本殿前設置一個直徑約兩公尺,高約一點五公尺,共約使用一萬支護摩木搭成的『護摩壇』。當天早上十一點,首先由神官們在本殿內進行祓禊儀式,接著獻上供品。這裡的供品共有三種,分別是代表火的饅頭,代表穀物的『おこし(類似台灣的爆米香)』,以及代表水的蜜柑。
接著,神官取出稱為『轆轤鑽』的鑽木取火道具,在神前製造出『御神火』,以作為點燃護摩壇之用,然後在本殿上奉納稱為『連獅子』的舞蹈。舞蹈結束之後,就直接進入御火焚祭的高潮了。
神官們來到護摩壇前,以玉串進行祓禊之後,在宮司的鳴鈴號令下,神官使用御神火點燃護摩壇,並帶領信眾將護摩木投入熊熊烈火。煙霧瀰漫中,火焰迅速吞噬護摩壇,等燒得差不多之後,宮司再度鳴鈴宣告火焚式結束,並且繞著餘燼未熄的護摩壇為在場的信眾祈福。
對了,剛剛那段神話的最後,其實還有伊邪那美前往『黃泉國』(死者之國),並率領黃泉醜女追趕背信的伊邪那岐等精彩段落,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