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日
今天的京都行事是『下御靈神社』『例大祭』的『前夜の儀』。
所謂的前夜之儀,其實我們都有點熟悉了,那就是類似宵宮祭的,在正式的大祭典前一天晚上舉行的儀式。不過,下御靈神社例大祭的前夜の儀(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前夕神事),跟其他神社的宵宮祭有一點不一樣,怎麼說呢?感覺好像少了那麼一點點歡樂的氣息。
也是啦!八月盆節末尾的這種時刻,在眾多怨靈面前表現出歡樂的樣子,總覺得怨恨會加深似的……喂!並不是這樣子的好不好!那是因為下御靈神社的例大祭是走具有宮廷風的優雅路線,所以前夜の儀也跟著高雅起來。
我個人猜想,會不會是因為在祭儀形成的上古時代,其他神社的主人都是古代神明,而祭拜的人都是平民百姓,所以祭典就是人神同樂的場合,就算正式祭典要莊嚴肅穆,但宵宮祭就多少需要開心一點,才能拉近人神之間的距離。所以要不是大家一起跳舞,就是奉納一些趣味性較高的民俗藝能,不然至少也要擺點祭典攤位讓大家參加完祭典可以吃吃喝喝玩玩嘛!夏天的祭典不就是這樣嗎?
但是與此完全相反的是,所謂的御靈神社,其神靈一直以來就是在宮廷鬥爭中失勢的貴族與高官,而主要參與祭拜的人剛好也是宮廷中人,所以娛樂神靈的方式就會選擇比較莊重優雅的雅樂或能樂之類的,吧?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我個人的猜測罷了,大家聽聽就好,不必當真。
一開場就說了這麼多無關緊要的東西,真不好意思。還是趕快回到主題上來罷……也就是說,這個前夜の儀到底是怎樣舉行的呢?這是每年八月十七日晚上七點在下御靈神社本殿與拜殿之間舉行的行事。當然,首先照例是由神官在本殿內舉行神事,神事結束之後,便轉移至拜殿進行雅樂的奉納行事。
這裡的雅樂演奏也跟一般團體合奏或舞樂伴奏的情況不太一樣,是由神官以榊樹枝為樂手祓除污穢之後,由樂手面對本殿方向單獨演奏他自己擔當的樂器。等所有的樂手獨奏都結束之後,才換最後壓軸的舞手登場。
首先,神官會將榊樹枝授予舞手,然後舞手登上拜殿,在樂手的伴奏下,開始跳起『人長舞』。這裡所謂的人長舞,是古代宮廷雅樂隊的首長(稱為人長)專屬的舞蹈。人長平日的職責當然是統籌宮廷雅樂與御神樂的演出,但是在某些特別重要的祭典或儀式中,也會親自下場奉納舞蹈,這種舞蹈就叫做人長舞。
舞手手持榊樹枝跳完神聖優雅的人長舞之後,會率領樂手以緩慢莊重的步伐繞行拜殿一圈,當然,樂手們少不得又要一邊行進一邊奏樂吟唱一番。繞行結束後,舞手回到本殿將榊樹枝交還給神官,儀式就算結束了。
京都的夏夜祭典,有的神秘幽玄,有的輕鬆歡樂,有的熱鬧狂野,而在下御靈神社這裡則是溫文風雅,宛如王朝夜宴再現一般。只不過,聽說這個祭典有點冷門,所以參加的人也不太多就是了。也是啦!畢竟八月盆節最高潮的五山送り火已經結束,在楓葉季開始之前,京都又將進入短暫的淡季……。
明天,就是京都兩大御靈神社拼場舉辦例大祭的日子了,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