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日
啊!『鴨川をどり』昨天已經開始啦?!我忙著找葵祭的資料,竟然沒有發現……剛好今天行事曆上稍微輪空,那麼就來補寫這個吧!
鴨川をどり是由京都五花街之一的『先斗町』舉辦的,表演場地在『先斗町歌舞練場』,舞蹈的流派則是『尾上流』,它的歷史和祇園甲部的都をどり同樣悠久,都是在西元一八七二年京都舉辦第一屆勸業博覽會時開始的。不過,由於戰後有一段長達三十餘年的時間採春秋兩季分別演出,所以單純就上演回數而言是五花街所有をどり之中最高的。
對耶!忽然想起,從三月底的北野をどり開始,然後四月初的都をどり,四月上旬的京をどり,最後來到五月初的鴨川をどり,這應該是春季をどり粉色浪潮的最後一波了。咦?不是還有一個『祇園東』的『祇園をどり』嗎?不過,那個因為要到深秋的十一月初才要上演,所以跟大家有點不一樣就是了。那麼接下來趕快來看看今年的鴨川をどり有什麼特別的節目吧!
今年是第一百七十七回的鴨川をどり,本次的演目是『鏡山藤花繪』,整個演出分為兩幕九場,第一幕是定番的歌舞伎風舞踊劇,第二幕則分成三段新舊風格交匯的純舞踊表演。當然,正式演出前的四月三十日晚上也同樣舉辦了前夜祭,招待新聞界與特別貴賓欣賞精選的節目片段。
今年的舞踊劇改編自歌舞伎劇目『鏡山』,故事敘述武士宗族的『多賀家』被奸人趁機奪取,多賀家的女子們為了守護家族而努力奔走的忠義故事。嗯……看樣子不管是哪個をどり,只要是演出舞踊劇,主題一定都是女子也能跟男人一樣在各方面擁有活躍的表現。
第二幕的主題則是五月盛開的藤花,有全部暗場中只靠藝舞妓手中燈光演出的『道具寄せ』,描繪座敷酒席之間發生的戀情的『酒戦』,以及終場全體藝舞妓都會參加的群舞『藤見の宴』,在整片藝舞妓揮舞的摺扇波浪之間,從舞台上方垂掛下淡紫色的藤花,充分展現華麗京都的五月風情。果然,四月和五月的演出風格真的很不一樣,不只季節感上的差異,鴨川をどり在表現方式上好像又再更年輕創新了一點呢!
據說西元一九三六年,喜劇泰斗卓別林訪問京都的時候,就曾觀賞過鴨川をどり,並且對於表演的優美與趣味性大為讚賞呢!可見,鴨川をどり的聲勢雖然比不上四月的那兩大をどり,但就創新與親和力來說可是不惶多讓的呢!
是說,這幾年藝舞妓在年輕人之間又重新建立起一定的吸引力和地位,因此,各大をどり莫不花費精力設計針對年輕族群的宣傳手法與紀念商品,而許多藝舞妓也紛紛透過推特或FB等新興媒體向一般大眾介紹藝舞妓的工作與生活。因此,據說這幾年買票看をどり的客層也逐漸從中老年人與外國觀光客拓展到年輕族群之中,成為一股支持花街文化的新興力量。
簡單介紹完鴨川をどり,明天,又要再度投入葵祭的世界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