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願寺台灣別院的鐘樓,已列為市定古蹟,並於二零一三年修復完成......
四月十二日
今天的京都沒什麼特別可以寫的,那怎麼辦?剛好,台北這裡有值得寫的東西,因為去『東本願寺』看了電影,還順便繞去『西本願寺』聽古蹟導覽。
可是,這裡是台北耶!又不是京都,為什麼會有東西本願寺?
嗯,是這樣的,話說西元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戰敗,隔年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接收台灣的時候,京都西本願寺的『隨軍佈教使』也跟著來台,一年後開始在台北新起町(現在的中華路與長沙街交叉口的位置)覓地傳教。西元一九零一年,台北佈教所升格為台北別院,開始建設臨時本堂並積極向台灣的信徒募款,逐步著手各項建廟工程。
西元一九二三年,『御廟所』(當時已過世之台北別院開山住職的靈廟)、『鐘樓』與『樹心會館』(信徒活動中心與招待所)陸續落成,隔年『輪番所』(住職宿舍)啟用。到了西元一九二九年,再度改名為『西本願寺台灣別院』。最後,西元一九三二年,正式的本堂落成啟用,成為當時全台灣最雄偉的佛寺建築。
西元一九四五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西本願寺相關僧眾也遭到遣送回國。寺地由國民政府接收,一部份作為警備總部用地,本堂則由中華全國理教聯合會接收,成立『理教公所』。西元一九七五年,西門町發生大火,本堂、御廟所等主要建築均遭到燒毀,只留下殘破的鐘樓與樹心會館,並迅速淹沒在違章建築群之中。直到兩千零六年才由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並開始各項修復或保存工程,於二零一三年完工開放參觀。
好,這是台北的西本願寺,無誤。但是東本願寺呢?為什麼可以看電影?
其實,如大家所知,東西本願寺這兩大淨土宗教團從江戶時代分裂以來一直處於相互競爭的關係。因此,當獲知西本願寺捷足先登到台北設立據點後,東本願寺也不甘落後的派人來台傳教,於西元一八九七年在台北壽町(現在的武昌街與西寧南路交叉口,剛好就是獅子林大樓的位置)設立『說教場』,並於西元一九二一年奉准升格為『台北別院』。
有趣的是,西本願寺台北別院建造本堂時顧及防火需求,雖然地面上的部分仍然是木造瓦頂的傳統『入母屋造』樣式,但台基卻使用鋼筋水泥,並且建有可供僧眾住宿之用的室內空間,這在當時是非常新穎的設計。但東本願寺台北別院在西元一九三六年因火災燒毀後重新規劃的本堂卻完全改成鋼筋水泥建築,並且採用當時全台唯一的『印度風格』,是一項劃時代的大膽設計。不過,西本願寺本堂台座直到今天都還存在,東本願寺的鋼筋水泥建築卻早已消失無蹤。
於是,今天早上戀京癮士我去獅子林大樓的新光影城趕我們最後一場的金馬奇幻影展,然後下午再到樹心會館去參加西門町日治時期古蹟的導覽解說,就好像是同時造訪了東本願寺和西本願寺一樣……。
老實說,除了東西本願寺之外,日治時代的台北跟京都還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台北是以京都為樣本建造的都市,有機會再跟大家聊這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