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日

今天的京都行事是『松尾大社』的『例祭』。

例祭這兩個字看起來好像很普通,『啊就平常都會有的那個祭典嘛!』,聽起來有這樣的味道。其實不然,據說這個祭典又稱為例大祭,過去更有『松尾の囯祭』的稱呼,屬於國家級的祭典,也是松尾大社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典。

要說明這個祭典在古代的重要性,就得要介紹一下神社的由來。松尾大社位於京都西南方松尾山的山腳下,這個松尾山上的『磐座』(有神明降臨其上的巨大岩石)據說從遠古時代就是附近居民敬拜的對象,也就是說松尾山就是神社的御神體,這是一種叫做『神奈備』的遠古自然崇拜型態。大約在西元五六世紀的時候,自稱是秦始皇後裔的渡來人秦氏一族開始聚居於此,並開始將鎮座於松尾山的『大山咋神』視為秦氏一族的總氏神來崇拜。

關於大山咋神的神威,有這麼一則傳說故事。遠古時代丹波國(京都北方)原本是一個大湖,大山咋神依照居民的期望以神力開鑿出保津峽谷,挖出的泥土堆成了龜山和荒子山,湖水洩流之後露出肥沃的土地,成為丹波平原,而豐沛的水量經由保津峽灌溉了原本荒枯缺水的山城一帶,也變成了可以耕作居住的好地方云云……。

這個神話故事據說暗示的正是秦氏一族對山城地區的開發貢獻,秦氏一族從大陸帶來先進的水利灌溉技術,開保津峽,建桂川堤,築大堰(水壩),促進了山城國水利設施與農業技術的開發,據說現在流經神社內的水路就是當初建造的灌溉溝渠。又因為秦氏一族擅長釀酒,所以松尾大社日後也變成釀酒業的守護神。

西元七零一年,當時秦氏一族的族長秦忌寸都理奉文武天皇之命在現址建立社殿。後來秦氏一族大力協助桓武天皇興建平安京,松尾神社就順勢變成鎮護皇城西南裡鬼門方位的崇高大社。到了九世紀中清和天皇的時代,將社格提升到最高位的正一位,並頒佈了於松尾大社舉辦囯祭的命令,這就是例祭的由來。

如今,每年的四月二日早上十點,會先在本殿內舉行莊嚴隆重的神事。神事結束之後,便會舉行金剛流社中(能樂的五大流派之一)的謠曲『神歌松の尾』,以及茂山社中(猿樂狂言最重要的流派)的狂言『福の神』奉納。由於例祭是松尾大社的重要祭典,與神社息息相關的重要人物與當地氏子都會受邀參加神事,所以這兩個奉納節目也只有他們看得到。

之後大約在十一點左右,會在參集殿舉行『奉納行事』,這一次就是開放一般參拜客觀賞的表演了。同樣的,也是由金剛流社中和茂山社中負責謠曲和狂言的奉納演出,只不過,安排的節目據說每年都不一樣就是了。

老實說,癮士我還沒有去過松尾大社,畢竟那裡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不過一方面松尾大社是鎮守裡鬼門的平安京重要據點,另方面又是與酒有關的神社,所以迷戀平安京的癮士和喜愛品酒的癮士妻都對這個神社抱有一定的好奇心,未來一定會找個機會去參拜一下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京癮士 的頭像
    戀京癮士

    戀京成癮手札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