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寫京都新書匆匆又過了三個多月,這三個月來戀京癮士又蒐集了哪些京都新書咧?這麼想著的時候,正巧發現今天早上有亮度足夠又不至於刺眼的陽光,剛好適合用來為書拍照,於是乾脆趁這個機會來曬曬這些京都書吧!

  同樣的,由於數量有點多,不太適合一次寫完,所以決定分成兩篇來寫。不過這一次並非按照中文書與日文書的方式分類,而是依照書本類型分類,這一篇先寫一般正常開數的書,下一篇再寫開數較大的雜誌與地圖書。

  我們先來看看兩本日文書好了,首先是成美堂出版的『藝術,美術,建築からわかる日本史』,看標題就知道,這是一本關於日本歷史的書,不過,不同於其他日本史書籍以史料與編年為主,古文物圖片為輔的編法,這一本是從古文物圖片的觀賞與介紹出發,回頭觸及美術史與政治史議題的書籍。

  本書內容從繩文時代(舊石器時代)的『火焰型土器』一路介紹到明治時代的『東京名所圖繪』,一共一百一十五件藝術精品,範圍涵蓋考古發掘物、書法、繪畫、建築、佛像、兵器等,讓人看得眼花撩亂,目不暇給。

  而本書在結合歷史與文物的切入點,有時候也相當獨特而有趣。例如書中以兩種不同版本的『川中島合戰圖屏風』中關於上杉謙信以單騎挑戰武田信玄的著名場面,來討論不同立場的書寫者看待歷史事件的差異,以及藝術品作為歷史事件的記錄媒體,往往暗含政治意圖的事實。

  例如以武田方的兵法書『甲陽軍鑑』為本畫出來的合戰圖,描繪的是在一片大海般的武田騎兵之中,主將信玄坐在本陣的摺椅上以軍配(指揮扇)擋住單騎挑戰的謙信太刀,這是一般川中島合戰圖的標準畫法。但是現藏於和歌山縣立博物館的川中島合戰圖屏風,是以上杉方的戰史書『北越軍記』為本畫出來的,描繪的卻是率領騎兵隊突破武田軍防線的謙信揮刀砍向騎馬迎戰的信玄。

  而這個與眾不同的版本,其實是採取越後流(上杉方)軍學的紀州德川家首代藩主德川賴宣,為了與尊崇甲州流(武田方)軍學的江戶德川家分庭抗禮,而命畫師描繪的,其政治意圖不言自明。

  書中的這段軼事與圖片讓我想起日本電影『天與地』中,上杉謙信突破武田防線後在淺灘上追擊撤退中的信玄,砍傷信玄後從容率領身披黑甲的上杉軍切斷紅甲的武田軍包圍,順利脫離戰場的著名畫面。所以這部電影參考的是上杉軍方面的資料啊!原來如此。

  對了,寫完之後,我才發現這本書之前已經介紹過了,但由於這一篇的介紹非常不同於以往,所以還是放在這裡,僅供參考。

  至於另一本『奈良大和路をあるく』,則是由JTB出版的『大人の遠足』系列。根據癮士我私人的經驗,通常在旅遊書標題上看到『大人』這個詞,就等於拿到了一個保證,那就是書中漢字比例會非常高,而且主要以歷史行程為主,幾乎不會有太多吃喝玩樂的內容,嗯!這樣很好,合我的胃口,不過喜歡一般正常旅遊行程的朋友大概就不適合參考了。

  這本書中一共收錄了奈良境內三十個散步行程,注意!是散步喔!所以整本書中安排的全部都是走路行程,最多的一個步行距離有十六公里遠,最長的要花六個半小時才能走完(扣除參觀與休息時間,光走路就要三個半小時),真是超級的遠足行程啊!

  除了整本書都是散步行程的特色之外,書中每個行程都附上一張清楚詳盡的路線地圖,以及兩個可以買東西吃東西的店家介紹,其餘的每一頁都分成三個區塊,最上面的是照片和圖說,中間是詳細的行程介紹,最下方則以插入微型專欄的方式深入說明某些相關的歷史或傳說知識,可以說是一本非常善於利用空間的導遊書。不過,想要看美美的大幅風景照片或美觀舒服的版面設計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畢竟這是一本給『大人』看的旅遊書,資料豐富才是最高指導原則,美工部分就只能意思意思了。

  總之,如果你受不了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跟團式行程,或是厭倦了吃吃喝喝買買逛逛的灑錢式玩法,這本書或許可以引領你用絕對健康又省錢的方式認識神秘的古都奈良。

  接下來是兩本台灣部落客寫的京都書,這種書在台灣一年可以出上十來本,不過對我來說真正值得一買的並不太多,這兩本倒是難得的異數。

  首先是愛莉西亞小姐的『對了,去京都吧!』,這是以寫作東京旅遊書出名的作者第一次出京都書。翻開這本書的第一印象,就是照片和文字的比例還算適中,有些照片還挺有京味道的,不錯不錯。接著注意到字裡行間似乎瀰漫著一種散文作家的氣息,也就是說,文字是精鍊過的,很好很好。

  我想,光是這兩點,就值得給作者鼓鼓掌按個讚了。在如今這個年代,旅遊書往往只見一大堆照片,文字本身若不是數量太少就是質量過低。也是啦!畢竟許多出書的朋友都是從網路部落客起家的,對大部分的部落客來說,文章有美美的圖才有價值,文字只要達意就好,太長太雕琢的文字都會壞事,就像癮士的部落格一樣(笑)。

  同樣身為京都犯,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有些微的不同,讀愛莉西亞的書,癮士有時候會有:『啊~原來可以這樣看呢!』的驚訝,而另外一些時候則有:『原來你也這麼覺得……』的感嘆。能夠這樣看著另一扇開向京都的窗戶,並在心中默默與自己的風景比較著,共鳴著,感受到身為京都犯的小小幸福,這大概就是京都書存在的意義吧!

  相對於愛莉西亞這樣文藝美少女般的存在,男子休日委員會大概屬於京都書座標的另一個象限。這本『左京都男子休日』,是來自兩個可愛小男生的合作作品,一個專長於文字和企畫,曾獨自旅行京都數次,另一個專長於拍照和美編,從未踏上過異國的土地。兩個人就這樣決定展開一次旅行,一項企畫,一本書,以左京都為目標。

  特別有趣的是,一般的京都旅遊書都是以整個京都為涵蓋範圍,就怕不夠廣泛,不夠周全,不夠具代表性。但是這兩個小男生竟然只把焦點定在左京都(也就是京都市區的東北方那個區域),更把調性定在自己私興趣的日和生活上。於是,我們看見一本充滿純粹自我觀點的京都書,沒有什麼熱門景點,倒是有一堆生活場景和有趣企畫。

  比方說呢,穿上自己設計手繪的T恤在清晨的京都慢跑,因為看到別人騎車很悠閒也租了腳踏車來假裝自己正在京都過日子,下雨天無處可去乾脆去卡拉OK唱日本歌唱到爽,在附有廚房的旅館房間裡用咖啡壺煮義大利麵和速食湯當晚餐……

  明明那些都是與我大相逕庭的,屬於年輕人才會有的特異行徑,看在我的眼中卻意外的新鮮有趣:『原來京都也可以這樣玩啊』『你們竟然敢這樣做啊』不過,更加新鮮的其實是那個自從長大後第一次出國的美編男孩。透過他的眼睛(鏡頭)與心情(文字),我重新體驗了那初次與京都相遇的感動。

  總之,這兩本書各自擁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值得想要看見不一樣的京都的朋友翻翻看。

  接下來兩本是漫畫。

  雖然京都常以旅行景點出現在漫畫裡,也有不少漫畫描繪古代京都歷史或靈異故事,但以現代京都為主要場景的漫畫其實並不太多。這兩本京都漫畫就是在完全沒有預期的狀況下出現在我眼前的。

  那是剛放暑假的某一天,癮士在紀伊國屋書店的漫畫區閒晃,突然看見『路地戀花』這樣的書背標題。那個瞬間,我想像著在京都的『路地裡』發生的戀愛故事,但,應該不是吧?當時我心裡這麼想。好奇的抽出來一看,封面上畫著一些日常打扮的年輕男女在類似町家的門口活動著,於是便猜想著應該會是很有趣的故事。

  當場妻順手上網一查,似乎與我的想像相差不遠,於是買回來一看,果然是京都,果然是居住在路地裡的年輕藝術家與工匠們的生活與戀愛故事,真是太好了!雖然都是短篇的小故事,但每一篇裡的主角都會與其他篇的主角們互動,有時候之前講過的故事又會再有新的進展,有一種看單元連續劇的感覺。

  讀著讀著,我忽然想起今年早春上京時初次拜訪的船岡『藤ノ森寮』,前年去奈良時拜訪的『ならまち工房』以及一直很喜歡的西陣『三上長屋』,三者都是聚集了不同性質藝術家與工匠的路地裡式町家工作室。而看著這兩本漫畫的時候,就會不斷回想起當時所見的藝術家們的工作情形,以及猜想他們在町家工作室裡的戀愛與生活,真的很有意思。

  順帶一提,這個系列的漫畫裡也詳細的記錄了各種手工藝的製作流程,值得對手作與京都工藝有興趣的朋友藉以一窺堂奧。據說今年八月底會出版中文版的第三集,我已經開始期待了呢!

  最後要介紹的是兩本手繪京都書的中文版,『大街小巷遊京都(
2)』跟『上行京都』,這兩本書我們都是先買了日文版,多年之後發現出了中文版,又忍不住買回來作為參考。不過,前一本讓我們非常滿意,後一本卻讓我們非常失望。怎麼回事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先說『大街小巷遊京都』,它是從小林由枝小姐的『京都をてくてく』翻譯來的,其實之前我就已經介紹過這一本,但今天為了襯托另一本書,所以又把他拿出來提一下。當時就說了,這是一本編得非常用心的翻譯本,或者該說,是編得非常近似原作的翻譯本。畢竟,對於繪本來說,色彩與圖像的表現力就是一切。日文版的原作者非常用心的一個字一個字自己寫,使得圖文薈萃的部分可以具有統一的調性,而散文的部分就沿用正常的印刷體,讓不同的內容擁有異質的基調。這是很高明的作法。

  而中文版維持了此一形式,在圖文並存的頁面選用仿手寫的字體,而在純散文的頁面則使用一般的細明體,這樣很好,保持原書的韻味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中文版的彩色圖畫部分顏色的色差沒有很嚴重,甚至連頁碼的安排都一模一樣,因此在兩個版本對照看時不會有突兀感。

  可是另一本『上行京都』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其不一樣的程度,竟然使我完全沒有發現自己正在買多年前看過的日文書的中文版這件事,直到回家細看時才發現這個令人驚訝的事實。為什麼日文版和中文版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其實是因為美編和印刷上的嚴重差異。

  這本書的日文版書名叫做『京都はんなり散步』,作者是片岡れいこ,是一本色彩鮮活的圖文書,充滿印象派般的躍動感,而對於古典建築古樸色澤的掌握更是精準。可是當我翻開中文版,只見那些顏色都失去了光澤與立體感,瞬間變得晦暗而平版。

  這還不是最慘烈的,糟糕的是,編者似乎很用心的跟原作的出版社調來原圖,根據本地的編輯規劃重新微調每一頁的版面。這原本是一件好事,是值得鼓掌叫好的創舉。但是編輯部不具美學素養在前,印刷廠無法重現色彩在後,就使得整本書變成了一場災難。

  我所謂的美學素養,其實很簡單,就是如何拿捏一幅圖要如何呈現,露出多少,裁掉多少,在哪裡該留白,在哪裡要緊密等等的事情。或許這不完全是美編的問題,印刷廠的不當裁切也要付一大部分的責任,但編輯不是應該要預先掌握這些變數,力求最後的完成品能在自己的控制之內嗎?

  更何況,這還不是隨隨便便的小出版社,而是城邦出版這樣招牌響噹噹的大集團,真不知該要感到生氣還是悲哀!

  是說,平心而論,這本書也沒有那麼差勁啦!真的,前提是沒有看過日文版。

  好吧!我也不要再倒垃圾了,這一篇就先寫到這裡,下一篇要介紹另外八本雜誌書,敬請有興趣的朋友耐心期待。

左邊是日文版,色澤飽滿,細節清晰,右邊是中文版,除了印刷失真之外,注意下面那一排石牆的下半部整個被裁切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