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七日
今天沒有什麼特別的京都行事,不過,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2014戀京日日』這個系列到今天已經寫了三百篇了。
往前看,將近十個月就這麼一路寫來,每天不間斷的自我挑戰。往後看,未來還有兩個月的路要走。人說行百里路半九十,現在的我大概就站在這百分之九十的點上,累了嗎?其實一點也不,但是捫心自問,腳步確實有一點遲緩。
怎麼說呢?就是每天每天不間斷的寫,新鮮感一點一點的流失,心理負擔一點一點的加重,雖然說各種祭典活動還是不斷的向我湧來,卻有一點點招架不住了。我想我還是有點累了吧……古諺果然是有道理的啊!
但無論如何,我會繼續堅持把這一年份的戀京日記寫完,稍微休息個幾天之後,再重新開始寫一些別的文章。像是電影評論啦,寺廟建築啦,或是比較完整的京都遊記……都等著我繼續寫下去。也就是說,我的京都寫作之路,就算這個系列結束了,還是會繼續走下去的,屆時還請大家繼續陪伴我,謝謝!
咦?這樣只有半篇文章的量啊?那麼,接著寫一個最近有點興趣,但是真的很冷門的題目,那就是京都的古墳。所謂的古墳,指的是日本三世紀到七世紀之間,為了安葬大和民族的王權貴族或部落族長,所興建的一系列前方後円型的墳墓。這些墳墓外表看起來就像一座低矮的小山丘,長度動輒一兩百公尺以上,有的還擁有一到兩重的壕溝圍繞,非常壯觀,是日本上古時代重要的文化遺產。
當然,一般印象中,古墳比較密集的主要是大坂和奈良這兩個地方,似乎沒有聽說京都有這種巨大古墳的啊?是啦!如果要找像大坂和奈良那種動輒一兩百公尺的超大型古墳,還真是沒有。就算把搜索範圍擴大到整個『京都府』,長度超過一百公尺的古墳也不過七八座,而京都市區內的古墳就更少也更小了。
說起京都市區內最有名的古墳,應該要算位於『太秦』地區的『蛇塚古墳』了,可惜的是,這是一座古墳的遺跡。原來這座古墳外面的『封土』(覆蓋墓穴的土石)已經沒有了,只剩下巨大的橫穴式石室,外表看起來有一點像奈良『明日香村』的『石舞台古墳』。根據專家推測,這座古墳原來的長度大約是七十五公尺,至於到底是誰的墓呢?這就眾說紛紜了,不過大概可以斷定的是墓主應該是『秦氏』的部落族長,甚至有人說它的主人就是建造廣隆寺的『秦河勝』云云。
對了,最近有一個新聞提到,位於京都府『向日市』的『五塚原古墳』經過專家復元之後,推測它的外型很可能與傳說是『邪馬台国』的巫女王『卑弥呼』之墓的『箸墓古墳』(位於奈良)完全一模一樣,只不過,長度只有箸墓古墳(兩百八十公尺)的三分之一而已,不知道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啊?
此外,昨天寫到的わら天神宮境內也有一個小型的古墳遺跡,因為這裡靠近『平清盛』的『西八条邸』遺跡,所以當地人一度盛傳是平清盛的墓。不過後來在境內整修時,曾將這座墳挖開,將石棺送往東京鑑定,經考古學家認定,這座墓應該屬於古墳時代末期的『円墳』,目前被稱為『衣笠天神森古墳』。
很冷吧?有沒有覺得後頸涼涼的啊?我看這個話題就到此為止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