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shot_dvd_36.37_[2014.10.12_16.26.57]  

在大河劇『義經』劇中,女主角靜御前(石原里美飾)以白拍子之姿即興表演今樣歌舞的劇照(擷取自影片)

從照片中可見白拍子表演時的標準配備:頭戴烏帽子,身穿水干,腰懸舞劍,手執摺扇......

 

十月十二日

今天的京都行事曆上各社寺的祭典與活動也是一大排,其中最令我在意的,是在『法住寺』舉行的『今様歌合わせ』。

這是一個怎樣的活動呢?簡單的說,就是古代版的流行歌舞即興創作大賽。這裡所說的『今樣』,就字面上的解釋,就是『現在流行的形式』,那麼既然有所謂的『今』,應該就會有相對應的『古』囉!是的,所謂的今樣就是相對於奈良時代興起的『和歌』,由平安朝後期開始興起的『白拍子』(以男裝扮相表演歌舞為業的女藝人)將擁有繁複規格與寫作限制的和歌加以簡化,再融入佛教讚歌、神樂舞蹈、民間歌謠以及漢詩吟唱等元素,所創造出來的一種新型態歌舞。

創作傳統和歌時需要嚴格遵守五七五七七的音節數限制,而且在季語與題材的搭配上有許多的習慣用法,一不小心用錯了就會貽笑大方。而今樣在字數上則可以自由選擇七五調或八六調,也不用煩惱怎樣的主題該用哪些特定的語詞,所以受到不具備古典文學修養的低階官僚與一般民眾的喜愛,迅速在平安京裡流行起來,再加上表演今樣的都是年輕貌美的白拍子,所以也深受某些貴族的青睞。

在這些喜好今樣的貴族之中,最為有名的當然就是平安末年權傾一時的『後白河法皇』了,他曾將喜愛的今樣歌詞收編在名為『梁塵秘抄』的歌集中傳世,而他平日居住辦公的法住寺,自然也就變成發展與推廣今樣的中心。西元一一七四年,法皇在法住寺殿舉辦了連續十五個晚上的『今樣合』,一時傳為佳話。而這個今様歌合わせ就是試圖在法住寺重現當年盛況的特殊行事。

法住寺位於大名鼎鼎的『蓮華王院三十三間堂』隔壁(應該說蓮華王院原本只是廣大的法住寺境內的一個子院),由平安中期的貴族『藤原為光』所創建。西元一一六一年,退位之後的後白河上皇將這裡改建成名為『法住寺殿』的御所,並在此開始施行『院政』(由退位的上皇掌握實際權力的政治型態)。不過,二十餘年之後,法住寺殿廣大宏偉的建築群大多在與源氏武將『木曾義仲』的鬥爭中遭到燒毀,只剩下『法華堂』與『蓮華王院』留存下來。而後白河法皇過世後,法住寺便成為法皇的御陵(法住寺陵),代代傳承至今。

那麼這個今様歌合わせ是怎麼舉行的呢?如同前面所說,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下午三點,首先在『阿彌陀堂』內由住職主持簡單的法會,三點四十分左右,兩位白拍子優雅地點燃柱子上的燭火,宣示今様歌合わせ的活動正式開始。

首先由白拍子依序將書寫今樣歌詞的色紙與毛筆交給身穿平安朝服飾的歌人,這些歌人隨即以即興發揮的方式寫下自創的歌詞。當然,現場觀眾如果有人有興趣的,也可以當場報名參加。等大家都完成後,白拍子再一一將這些色紙收回來,然後開始一張一張的公開唱誦這些歌詞,當場擇優選出一些佳作之後,再由資深白拍子舞者依歌詞內容表演優雅的即興舞蹈。

戀京癮士我最近剛好重看NHK大河劇『義經』,在寫這一篇的時候,腦海裡不斷的閃過後白河法皇抄寫今樣歌詞,以及義經寵妾『靜御前』(她正是一位白拍子)表演歌舞的劇情來,想想還真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arrow
arrow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