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四日

喜歡喝日本茶嗎?今天的京都有一個行事,可以讓喜歡喝茶的朋友一次見識到八個不同流派的煎茶茶会,那就是『萬福寺』的『月見の煎茶会』。

怪了,茶道就茶道,幹嘛還要特別加上一個煎字呢?那是因為,有別於室町時代開始以『茶筅』在茶碗裡點刷抹茶粉後品飲的『茶道』,江戶時代之後出現了用稱為『急須』的茶器或茶壺沖泡後注入茶杯裡喝的『煎茶道』。

而所謂的煎茶,其實就是將茶樹的嫩葉採摘下來,稍微蒸過之後,一邊揉搓一邊烘乾,直到變成完全乾燥的條狀。咦?這不就和一般茶葉的作法很像嘛!是的,廣義的煎茶就是做成茶葉之後直接放進茶壺裡沖泡的茶。

其實,之前也有介紹過,萬福寺正是日本煎茶的發源地呢!西元一六五四年,時值江戶初年,來自中國明朝的高僧『隠元隆琦』為了傳播佛法而遠渡日本,在宇治建立了具有中國風格的萬福寺。他不但將明代的中國禪學帶入日本,連帶的也傳入所謂煎茶的全新喝茶方式。不過,當時的煎茶一開始還是以舶來品的身份,在高官富商與禪僧之間流傳。

到了江戶中期,萬福寺內有一名法號『月海元昭』的禪僧,他為了抵制越來越流於形式的禪宗,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便在鴨川畔開了一間『通仙亭』,開始將煎茶推廣到一般大眾,因此被稱為『売茶翁』。他的作法不同於儀式繁瑣的茶道,而是在簡陋的茶店裡用簡單的方式沖泡便宜的茶,過往的客人無論是一般市井小民,還是如『伊藤若冲』的富商畫家或『大典顯常』的相國寺高僧,他都能靠著一邊沖茶一邊隨性聊天的方式,將禪學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當然,也有很多宗教界人士攻擊他的作法,認為原本應該出世的和尚在市場上賣茶是一種墮落,不過顯然有一些不拘泥於世俗觀點的藝術家和高僧支持他的作法。不管他那種『簡單生活就是禪』的理念在當時有沒有被一般大眾接受,但是在他的推廣之下,簡單易懂的煎茶道開始流傳於民間卻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每年十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萬福寺都會舉辦月見の煎茶会,從下午兩點半開始到晚上七點,『全日本煎茶道連盟』登錄在案的煎茶道流派將在境內各處開設茶席,讓前來參加的客人可以一邊享用美味的煎茶,一邊欣賞秋天的月亮。

為了彰顯各自的流派風格與煎茶精神,每個參與的流派莫不使出渾身解數,在茶席的裝飾與茶具的選用上各出機鋒,除了以代表秋天意象的花草作為裝飾,也會安排各種靜態的藝文展示或徘句誦讀等表演,來吸引客人的來訪。

讓我好奇的是,如果有人想要每一個流派都試試看,這樣可以嗎?聽起來好像不錯,不過似乎是不行的。寺方會事先販賣所謂的茶席券,每張三千五百日幣,其中包括萬福寺的拜觀券與三張茶席券,也就是說,每一年你只能從現場不同流派的茶席中(今年參加的有八個流派)選擇三個來參加。

那麼,這裡又有問題了,那下雨天怎麼辦?沒關係,萬福寺有準備雨天備案,也就是說,晴天的話,大家就能在露天的場地裡一邊賞月一邊喝茶,而萬一當天下雨的話,就移到室內的場地舉行。只是,這樣的話,月亮就看不到了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京癮士 的頭像
    戀京癮士

    戀京成癮手札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