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

今天是陰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在遙遠的京都,也有許多神社寺院辦起了『觀月会』或『名月祭』的傳統行事,而且各有特色,讓人眼花繚亂。

像是『下鴨神社』的『名月管絃祭』,是在橋殿上演奏絲竹管弦,模仿平安時代朝廷公卿們的賞月宴來過節。『智積院』的『觀月会』,則是由僧侶以『声明』帶動信眾進入稱為『月輪觀』的冥想體驗活動。『八坂神社』的『祇園社観月祭』,則同時準備了西洋管弦樂演奏、日本古典箏曲、祇園太鼓以及和歌吟詠等各種活動……。總之,大家都很努力的想要經營一個風雅的賞月之夜。

說到賞月,就不得不提到京都兩大與月亮有著深厚關係的庭園。一個是『桂離宮』,一個是『銀閣寺』。桂離宮的『月波樓』與『月見台』,以及銀閣寺的『銀沙灘』與『錦鏡池』,據說都是專為賞月而設置的。桂離宮我還沒有去過,銀閣寺雖然去過幾次,卻也從來都沒有機會在那裡賞月,頂多只看過月光灑落銀沙灘的照片而已,那真的是非常幽玄的美景啊……挺可惜的呢!

撇開宮廷與社寺不談,那麼一般日本民間是怎麼過中秋的呢?跟我們這裡不一樣的是,他們既不吃月餅和柚子,也不會在騎樓下或院子裡烤肉,而是在可以欣賞月亮的緣廊上,擺設稱為『三方』的小型供桌,上面擺放供品來祭拜月亮。

說到祭拜月亮的供品,那當然是『月見丸子』囉!日本人會用糯米製作小小圓圓的丸子(看起來就像一個一個的月亮呢),在三方上面鋪上白紙,然後層層堆疊成金字塔的形狀,挺美觀的。不過,京都一帶似乎有另外一種很不一樣的月見丸子,在做成類似橢圓的俵型(也就是日本除統米袋的樣子)丸子周圍,包上一圈紅豆餡,看起來就好像里芋一樣,真有意思!

在過去,除了月見丸子之外,其實供品的種類還挺豐富的。之前也介紹過,日本的秋天剛好是栗子、大豆、里芋與柿子等的收成季節,因此日本農家也會拿這些剛收穫的農產品來祭拜月亮。與此同時還會在緣廊上布置芒草與胡枝子等秋天七草,總之就是會裝飾得兼具風雅與野趣的樣子,以迎接月亮的大駕光臨。

據說在過去還有一種很有趣的習俗,那就是在中秋夜裡讓小孩子去偷鄰家的月見丸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大概是古時候真的有窮苦人家的小孩看見有錢鄰居緣廊上供奉的月見丸子,忍不住偷了幾個來吃。結果被偷的人家發現了,反而覺得這是神明接受了他們的供品而開心不已。當然也有可能是有錢人家故示大方以博取鄰人的好感罷!沒想到,此後竟然流傳成為一種公開的習俗。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只有這一天晚上才可以玩的一種小偷遊戲,可是當小孩子鬼鬼祟祟躲在陰暗處伺機偷月見丸子時,應該還是會覺得很刺激吧!而大人們明明發現了有小孩潛入要偷丸子,卻還要一邊大聲談笑以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一邊彼此偷笑或眨眨眼睛,然後在小孩得手後大聲叫喚:『啊!我們家的丸子少了兩顆,一定是被神明吃掉了!真幸運!』想想還真是既有趣又溫馨呢!

不過,讓小孩子偷東西畢竟不是好事,所以近代之後,這項習俗就逐漸消失了,頂多就是發發糖果零食給鄰居小孩,當作益智問答的獎品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京癮士 的頭像
    戀京癮士

    戀京成癮手札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