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日

今天的京都曆書上出現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名詞,『竹の春』。咦?一般說來,春天不是在二到四月之間嗎?為什麼九月的曆書上會出現這樣的名詞呢?

其實,這是代表秋天的『季語』。原來竹子的生長週期跟一般植物不太一樣,一般植物是春天萌芽,夏天繁盛,到了秋天就逐漸枯黃落葉了。

可是竹子因為在春天開始長竹筍(竹的分株幼苗),當養分都轉移到竹筍上之後,親竹就會開始枯黃落葉,然後經歷了一整個夏天的休養生息,到了夏天的末尾,其他植物都紛紛枯黃的時候,竹筍已經長成小竹子,親竹也從根部開始往上逐漸冒出針狀的新葉,看起來就好像是春天來了一樣。

因為觀察到了這樣特殊的現象,古代日本人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就以竹の春來稱呼秋天。後來,許多徘句詩人也紛紛以竹の春來作為秋天徘句的季語。

到底什麼是季語?簡單的說,這是日本古代詩歌作品中一個獨特的現象。之前癮士不是有提到日本人對於季節的變遷特別敏感嗎?從古代的『和歌』開始,就有許多詩人特意描寫季節,或把私密的感情寄託在與季節有關的詞語上。不過,如果直接在詩詞裡寫秋天,那多遜啊!當然要拐個彎來寫囉!所以就出現了大量特別屬於某個季節的用語,這就叫做季語。

我個人認為,季語的存在也跟深藏在日本文化之中,某種幽微陰翳的美感傾向有相當的關係。同樣是寫詩,唐詩與宋詞就沒有像日本和歌與徘句那樣豐富的季語,反而是使用了大量的典故,或許這裡面也存在著文化底蘊上的差異罷!

舉個例子,江戶中期著名的徘句詩人『与謝蕪村』先生就寫過『おのが葉に月おぼろなり竹の春』的著名徘句,這一句老實說非常難翻譯,大概的意思就是美麗的月亮朦朧地出現在竹葉之間,形容的是秋天的景色。正因為是秋天,所以月亮分外明亮,也正因為是秋天,所以竹葉更是特別茂密,於是,隔著竹葉觀看月亮,月亮就顯得朦朧起來,也美麗起來……哇!好一幅秋天的豐富意象,而且從頭到尾看不見一個秋字,這就是季語的功效。

對耶!說到秋天,當然不能不提到月亮。今天的曆書上也出現了『上弦』這樣的字眼,也就是月亮剛好呈現半隱半現的樣子,看起來像是一個斜掛在天上的半圓形。雖然之前八月中出現了所謂的『超級月亮』,但是一般說來九月的月亮才是最美麗的,也就是農曆八月十五的『中秋月』。

雖然我們曾經在二零零二年,趁著新婚假期在秋天去過京都一次,不過很可惜的,那次既沒有注意到月亮也沒有注意到竹林。那我們那時候都在看些什麼啊?嗯……其實除了紅葉之外,都在看古蹟啦!畢竟,許多與日本深度文化有關的景物,其實都需要時間沈澱,等到自己的心境與文化準備達到某種程度之後,慢慢的才能看得見。

於是,有時候我會越寫越心虛,懷疑自己真的懂得日本,懂得京都嗎?而其實什麼都不懂的我,究竟在這裡自以為是的愛戀著什麼,又追尋著什麼呢?而在無盡的追尋之後,我到底可以接近到什麼程度?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竹の春 季語 中秋月
    全站熱搜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