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京都的愛戀,建築是最初的原點。
大約是高中時代開始注意中國傳統建築。當時的我,只覺得傳統建築的繁複美感具有濃濃的鄉愁味。那些年,鄉愁的對象是中國。大學念了一所怪怪的中文系,學校的中國宮殿式建築本身就十分吸引我的注意,但是我的鄉愁對象已然改變,隨著波特萊爾、米蘭昆得拉與伊塔諾卡爾維諾等人的文字牽引,飛奔向遙遠的西方。直到出外工作多年之後,有一天在書店發現一本【圖說中國建築史】,才又重新開啟了我對中國傳統建築的記憶。那些年,鄉愁的對象又悄悄回到中國,只不過較之青澀過往的盲目嚮往有了更具體的目標,那就是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