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mage.jpg

  很久沒有讀中文作者的純文學書了。

  不知為何,雖然就算沒什麼錢每個月總是以平均三到四本以上的速度增長著書架的負荷,書店裡的純文學書櫃就算不景氣也依然以每個月數本甚至數十本的速度綻放著,放眼過去就是沒有想要拿起來一讀的慾望。

  然後,憋了好一陣子沒有在書店買到書的我們,某個下午卻一口氣抱了五本書回家,其中有兩本竟然都是臺灣作家的純文學新書。一本是名為『明朝』的長篇小說,另一本則是叫做『台北家族,違章女生』的散文集。

  人生中總是有許多莫名其妙的巧合,雖然,這其中許多還是有線索可循的,可是當兩個三個巧合一起交錯出現的時候,你會突然發現從尾椎到頭頂竄起一陣蘇麻的電流,而這兩本書與我,就有著這樣的糾葛。

  對了,在正式開始寫之前有兩個老實說要先交代一下。

  第一個老實說,這兩本書的作者,與我之間都有或淺或深的牽連。叫做『明朝』的那厚厚一本長篇小說的作者,是我大學時高我兩屆的學長,名叫駱以軍,我們都暱稱他為『駱胖』;而書名『台北家族,違章女生』的散文集,作者李屏瑤則是朋友的表姊妹,啊!精確來說應該是妻在關注的臉書作者李屏瑤的表姊妹後來變成我和妻的朋友。

  第二個老實說比較嚴重,那就是這兩本書我都還沒讀完。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戀京癮士寫書評都一定要先整本讀過兩遍三遍之後才會開始動筆,但是這兩本書各自的機緣牽引卻迫使我忍不住在尚未讀完的此刻就提前先開始寫了。

  原因在於,太過好看,太愛不釋手,之餘,同時又太過沈重,一頁一掩卷。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看一本小說覺得太過精彩好看,彷彿整個人都被吸引進那情節與設定當中,成為書中主角的朋友。然後眼看著剩餘的頁數越來越薄,你突然察覺故事即將結束,遂開始不忍卒讀起來。雖然好的小說總能看完一遍再看一遍,但是你很清楚的知道,那已經『結束』了。於是你幾經猶豫要不要放著結局不看,推遲那結束,或是忍不住讀完之後開始祈禱作者寫續集,讓你與書中主角們的冒險友誼能延續下去……。

  不只小說,卡通也是,連續劇也是,電影也是,甚至舞台劇有時也是。至少癮士我是如此。所以常常在閱讀到後面的時候開始出現頻頻放下書,拖拖拉拉,心中一邊急著想知道結局,一邊又不希望結局這麼早就降臨。

  而另一些時候,有些書因為文化隔閡過大或涉及領域過深,或者內容過於龐雜或角色過於繁多,有時甚至是因為作者在故事之間夾議夾敘,因而使得你每看一段就頭昏腦脹,忍不住想要暫時放下書來休息一下……。例如『紅樓夢』『源氏物語』『戰爭與和平』『追憶似水年華』和『玫瑰的名字』都是這一種。

  而這兩本書就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台北家族,違章女孩』是前者多一些,『明朝』則比較偏向後者。

  好吧!先來說說駱胖的新書,『明朝』。

  這裡要出現的第三個老實說是,我很久沒有買/看駱胖的書了。記憶中的那些腥羶畸詭與迷離陰濕一直是他小說的基調,從一開始的『降生十二星座』以來就一貫如此,我們都很熟悉了。我雖然佩服他的鬼才,但是其實並不那麼喜歡他的這種風格,卻也一路有一搭沒一搭的讀了過來。不過,自從他開始生養小孩,出版一些父子親情的作品以後,就完全看不下去了。

  當時我心想:『駱胖你掛了!』然後轉身自書架前離開,從此對他的消息不聞不問。這並不是說,我不喜歡這種親情系的作品,只是覺得這樣的轉變不是我記憶中那高大深邃黑暗而又同時舉足無措,傻笑著一張臉的駱胖。

當然,這只是我這個人自私的想法而已。人總要長大,總要成長,總要改變,作家也是。我只是不習慣,也不想習慣這樣的改變。

然後,事隔多年,當我又在書店架上看到駱胖的名字,厚厚一大本,封面圖片還莫名其妙,題目卻是再熟悉不過的『明朝』。當場我試著拿起來翻閱,啊!他從地獄裡回來了,不,不只如此,還帶著米蘭昆德拉、安伯托艾可與伊塔諾卡爾維諾的鬼魂一起回來了。

這樣根本就是犯規了嘛!學長。

怎麼說呢,好熟悉的感覺啊!那是我們曾經共有的青春,陽明山上的雲霧與寒冷,青年小說家的重量級西洋小說課程,一個又一個拗口的外國名字,一本又一本既難讀又精彩的小說,一堂又一堂不斷發問不斷思考的即席煎熬……。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這一本小說,在我看來,就是將昆德拉的哲學思索與政治批判、卡爾維諾的以幻諷今與後設解構,以及艾柯對於知識與歷史的虛實堆疊等等元素結合在一起,抽掉裡面的西洋故事與各種人文科學典故,放進古代中國與現代台北的歷史與記憶,還有那一籮筐又一籮筐的印石書畫雜學與乎我們知與不知的人物軼事。

雖然,我一點都不喜歡明朝。在中國歷史朝代中,我第一名喜歡的是唐朝,第一名討厭的就是明朝了。那些朝堂上的殘殺鬥爭與卑鄙軟弱,實在每每讓我讀不下去。而這一本偏偏就集中以這些政治糾葛做為舞台背景,看得我心驚膽跳,疲累不已。當然,另一些段落,舞台前景上演的是各種台北街景與生活,不過演員有時換成歷史人物,有時又彷彿是學長或我們自己。這一會兒以為自己看到的是現代的誰誰誰,不料看著看著角色的記憶已經轉換成李贄、仇英甚至朱某某了。

很累,很亂,但是很有趣!同時又帶著兔死狐悲之類的自我聯想,以及『國家地理頻道』式的知識獵奇。於是我讀一讀又放下,放一放又讀,到今天已經將近一個月了,中間已經讀完好幾本京都主題的書與小說,這本卻還放著大約四分之一還沒爬完……。

放心,我會爬完它的,就像那些昆德拉卡爾維諾與艾柯一樣。

然後是李屏瑤的『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很奇怪的是,這一本明明是散文集,理應很容易看的,我的閱讀速度卻和駱胖那本撲朔迷離又噁爛龐雜的大長篇科幻鉅著一樣。

記得有一首歌的歌名叫做『痛並且快樂著』,對我來說,閱讀李屏瑤這一本的時候就是這種心情。

好久好久,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了。讀一本書,文句明明很簡單,也沒有什麼艱澀的思想,情感卻強烈到嚴重干擾著你的情緒波動,使你在不知不覺之間呈現一種吸食迷幻藥還是興奮劑一般的飄飄然,彷彿感覺得到自己的血液在血管裡鼓譟。於是你忍不住想要拂開即將滿溢出來的悲傷或者感動,清醒時卻又發現其實沒有那麼嚴重,只剩下淡淡的餘波蕩漾。對了,就像有那麼一瞬你以為自己酩酊大醉了,甩甩頭才發現只是微醺而已。

上一次有這樣微妙的感動到底是多少年前了呢?

明明只是以作者自己出生長大的故鄉,以及從小到大的生命經驗為例證,敘說家族故事之外,順道激勵自己,以及有同樣性向與苦惱的人們,讓讀者產生希望與勇氣,只是這樣的東西而已。或許頂多只是夾帶著一些淡淡地散發詩意微光的文字與意象,或許讀著的不只是生命故事,還有氣味與溫度,以及空氣的波動與光影的搖曳,彷彿不只是閱讀了文字,還看了一部部微電影,似的。

這樣的內容,以這樣簡單的方式敘說,卻使我動搖了。我依稀想起多年之前初次閱讀『鱷魚手記』時的自己。啊!對了,『鱷魚手記』。好像就是從那一篇提到『鱷魚手記』的文章開始,我的閱讀有了不同的觸動。

原來鑰匙是邱妙津啊!

當然不只如此。有趣的是,讀駱胖的書,那裡頭的熟悉看起來彷彿巧合,其實是一種環境背景與經驗相同所產生的必然。然而戀京癮士與李屏瑤其實很不一樣:男性異性戀者和女同志、已婚和未婚、私立大學的底端與國立大學的頂點……要說有什麼共同之處,恐怕只有同樣居住在大台北地區而已吧!

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此,可是隨著『鱷魚手記』千起了共同的閱讀經驗,我開始發現,線索逐漸連接起來了。女巫店、晶晶書屋、小劇場、流行歌手、日劇、單親獨子、與書相伴的童年、無法被家人認同、親戚之間避談的話題……甚至,她的過去與我的現在,以蘆洲這個地名連接在一起了,而連接的時間點,剛好是二零零二年,她考台大,妻考上蘆洲的小學教師,我辭去了雜誌社的工作與妻一起為夢想打拼。

生命中充滿了奇妙的交錯與相遇,我一直是這麼相信的。

十七年過去了,妻因為關注李屏瑤的臉書而認識她做餐車外賣的表姊妹,我因為偶然拿起妻買的書閱讀而認識了李屏瑤,線索終於嵌合成了一個環。

可是在此之外,閱讀本身的感動除了相近的經驗與聯繫外,更重要的是文字內裡的溫度。是的,李屏瑤的文字具有相當的溫度,隨著閱讀的篇數一點點累積,溫度也一點點提升。縱使敘說的生命故事一開始有些冰冷甚至殘酷,但溫度就是會一點一點的上升,並且上癮。

但是請不要忘了,這是一本同時也會刺傷人心的書,那些慘痛的經歷,那些與家人爭吵的夜晚,那些失眠,那些哭泣,那些嘶吼咆哮……一個一個都那麼真實而鮮血淋漓。你知道那些事真實發生過,因為你也總在記憶裡藏了許多不願想起的傷疤,而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都一一被掀起來了。

於是,透過閱讀,我想起了很多遺忘多年的人與事。想起大學時代的同學們、想起陽明山的風和雨、想起我們共同創立的創作團體『圖騰』(啊駱胖他們也有自己的『世紀末』)、想起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參加小劇團的那些年、想起現場看過的『暗戀桃花源』、想起晶晶書屋的阿哲、想起魏瑛娟與林奕華的表演課、想起我為朋友改編卻一直藏在電腦裡無望公演的劇本,甚至想起我曾經一直挑戰也一直失敗的那些文學獎……。

思緒如潮,不停翻攪,這就是閱讀李屏瑤的後遺症嗎?

我突然發現自己的思路已經朝向莫名其妙的方向奔馳而去,也該是拉回來的時候了。

所以,就去閱讀吧!兩本震撼我心的好書,也許可能波動到你。只是,閱讀『明朝』的時候請小心不要在文字迷宮裡迷路,否則會被隱藏的魑魅魍魎捉去;而閱讀『台北家族,違章女孩』的時候,則是要小心不要在心靈迷宮裡迷路,記得要時時從層層記憶之海裡探頭出來,不要潛得太深才好。

我是這麼覺得啦。

對了,突然想起,李屏瑤在書中說,傳說只要在北藝大所在的魔山修行過再下山,人就會一直維持上山當時的樣子。我想告訴她,不只北藝大,陽明山也是,駱胖有沒有變老我不確定,三十年來我都還是二十歲那年的樣子,至少裡面如此。

謝謝你們寫了這樣的書,謝謝!

637032693460633750.jpg

arrow
arrow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