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

今天是『法輪寺』開始『十三参り』的日子。

所謂的十三参,最初是弘法大師空海和尚傳下的一種名為『虛空藏求聞持法』的修行法,亦即在代表智慧廣大如虛空的『虛空藏菩薩』尊像前,不斷唸誦增進記憶力的咒語,便能開通智慧,增強記憶力。這是為了因應修習密教經典需要強大的記憶力與理解力而產生的一種方便法門。

後來,除了僧侶修習此一法門之外,一般信眾也開始膜拜虛空藏菩薩以求得智慧,而虛空藏菩薩的緣日剛好是每個月的十三日,遂命名為十三参り。日後又逐漸演變成為一種類似十三歲成人禮的儀式。讓虛歲十三的將成年男女孩童在父母的陪伴下,參拜虛空藏菩薩,祈求賜予智慧。

在過去,此一儀式是在舊曆的三月十三日舉行,明治改曆之後,變成四月十三日。但是為了配合擁有各種不同時間需求的現代社會,因此向前後各延長一個月,也就是說,只要是從三月十三日到五月十三日之間,抽空到寺廟裡辦理就可以了,真是方便啊!

一般說來,這一天男孩要身穿『羽織』與『袴』(也就是縮小版的和服正裝),女生則要穿上代表未婚的『振袖』(一種開口寬大而腋下不加車縫的袖子)和服。在虛空藏菩薩前禮拜完畢之後,再用毛筆寫一個自己喜歡的漢字奉獻給神明。據說在離開寺廟後要向隨行的父母親表達感謝之意,而且在一定的距離之內絕不能回頭,否則剛求得的智慧便會被神明收回去。

老實說,這其實來自於古人的一種生命哲學。畢竟,十三歲在古代是人生中的第一個厄年,而這個年紀的孩子,又剛好處於即將由孩童邁向成人的關鍵時刻,不論是身體或心理上都正在進行複雜而全面的變化。在這樣的時刻,孩子的身心處於一種不安定的狀態,身體裡似乎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強大能量正在運作,而自己又還無法順暢的運用那種能量,因此特別容易出現種種焦躁不安甚至反社會的問題行為。

想想我們現在的社會所面臨的國中生暴力與霸凌等問題,就可以知道這種狀態如果不好好加以引導,會對個人與社會產生多大的問題了。所以,古人深知這個年紀的孩子不但需要神佛的加持與父母長輩的教導,更需要的是靠著自己的智慧度過難關並為未來奠定基礎。因此在這個年齡舉行十三参り,正是希望孩子能夠得到神佛長輩的護持引導,並靠著自己的力量順利變身為成年人。

京都嵯峨野的法輪寺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寺廟,據說最早是渡來人(來自大陸的移民)秦氏一族供奉『虛空藏尊』的『葛野井宮』,在奈良時代由元明天皇敕建佛寺,相傳寺中原本有一尊據說是由弘法大師親自供養頂禮過的虛空藏菩薩木像,可惜在應仁之亂中燒毀了。法輪寺的十三参り非常有名,由於其位置剛好位於渡月橋南岸,因此衍生出舉行完儀式後直到穿越渡月橋回到北岸之前都不能回頭的特殊習俗,有機會在春天造訪京都的話一定要去看看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京癮士 的頭像
    戀京癮士

    戀京成癮手札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