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一日

  今天來談談打碎鏡子……啊,寫錯了,是『鏡開き』。

  所謂的鏡開き,是指每年的一月十一日將新年期間用來做為裝飾主角的『鏡餅』用木槌子打碎之後,做成各種年節米食料理的習俗。

  而所謂的鏡餅,是用米做成的大小兩個重疊的圓餅,大概是類似乾燥年糕之類的東西吧!通常上頭還會放一棵橘子,取『橙』字的日文語音近似『幾個世代』,而產生了祝福世世代代興旺昌盛的意思。

  之所以稱為鏡餅,有一種說法是日本古代神明會附身於鏡子上(因為鏡子會反射陽光,而日本三大皇家神器之一的八咫鏡即是天照大神的化身),因此在家中擺設鏡餅,有迎接神明降臨之意。但是神不可能一直呆在每個人的家裡,所以要選擇一天打開鏡餅(此處有模仿打開天之岩戶放天照大神出來的神話意涵),恭送神明回歸天庭。

  在這之後,手藝靈巧的主婦會將鏡餅的碎片製作成紅豆湯或雜煮,讓全家大小分食,代表大家都領受了神的恩惠(這裡又與基督徒分食麵包與紅酒的禮俗有點類似)。

  在古代,製作鏡餅是每家主婦的重大責任,而且一定要在十二月二十八日完成擺設鏡餅的工作,以討個吉利。若是在二十九日擺設,因為日語『九』字與『苦』字同音,不祥。而在三十日或三十一日擺設,又好像元旦前一天才匆匆忙忙擺好一樣,有『一夜餅』的嫌疑,所以也不適合。

  至於打開鏡餅的日子,問題來了,其實有許多地區都各不相同。關東地區一律在一月十一日,據說這是為了避開三代將軍家光的忌日(四月二十日),其他地區則是維持最開始的一月二十日,而我親愛的京都,不好意思,其實是在一月四日。至於為何唯獨京都跟大家都不一樣,嗯……這個……連我也不知道耶!有知道謎底的朋友可以舉個手發表一下嗎?

  時至今日,家庭主婦們已經不必再傷腦筋了,因為鏡餅這東西已經可以在便利商店買到包成整組的,只要買回家,恭恭敬敬的把它擺放在家中最尊貴顯眼的位置(在古代是和室的床之間,也就是掛上畫軸的那個小小空間)就可以了。

  不過令我納悶的是,有一次癮士我竟然在超市裡看見做成鏡餅形狀的手機吊飾,也跟一般鏡餅一同擺放在新年用品區。難道……這也是米做的?還可以敲開?我看應該是塑膠製品吧?這樣神明會降臨嗎?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嘛!還是說,其實現代的鏡餅都不是米做的了?

  凡事認真的日本人也會做這樣的事嗎?真是不可思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鏡開き 鏡餅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京癮士 的頭像
    戀京癮士

    戀京成癮手札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