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一個在我記憶深處閃閃發亮卻隱然未覺的名字。

  從『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到『橫山家之味』,只覺得故事深沈中帶著溫暖,影像絕美中暗藏冷峻,觀看的當時卻沒有發現這是同一個人的作品。後來才知道,啊~原來是這樣,難怪。

  這一次,在影展手冊中發現他的名字,也沒有多想就買了這一場,看完出來,只覺得好幸運!是啦~這就是是枝裕和的電影啦!而且,更幸運的是,這又是另一部關於我們最近一直關注的『加害者與被害者』主題,而且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剖析的獨特作品。

  這麼說吧!這是一部關於加害者家屬與中途叛逃的加害者的故事。劇情的設定,是某個神似奧姆真理教的團體在水源中下毒,事後犯人全體自殺。案發後部分犯人家屬每年都會回到位處深山之中的現場祭拜,而在某一次的祭拜結束後,卻發現車子被偷了,只好跟著剛好也來祭拜的前教團成員到附近的教團宿舍過夜。當晚每個人都談到或者回想起自己過世的親屬,而劇情就在這樣類似迷你版『十日談』般的場景之中展開,而觀眾(或許也包括主角們)便隨著劇情的推展而一點一點的接近真相中心。

  不過,在現實世界中,真相從來都不是能夠讓人靠近的,而自以為靠近的過程中,卻又被牽引到撲朔迷離的彼方。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以為很遠的,其實很近,以為很近了,結果還很遙遠。而我們奮力撥開一團迷霧走向迷宮中央的過程中,往往被捲進更為龐大的疑問漩渦裡......。我想,這就是是枝裕和想要透過這部電影傳達的,其中之一,吧?

  或許真相是,無論夫妻、兄弟、親子、摯友或者愛侶,透過日常生活逐漸架構出來的關係本身就是如此薄弱,看似瞭若指掌,其實一無所知。而身處非日常時空的陌生彼此,因為缺乏現實的人際關係牽絆,反而得以略微坦誠相見。

  在網際關係逐漸侵蝕人際關係的今日,這樣的故事是否帶著一點點預言的性質?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山中小屋,彼此之間或遠或近,或許還搭有直達湖心的小木橋,但這木橋也隨時有不堪信息與責任的壓力而傾頹,或者被任意拆毀的可能。

  這是這部電影告訴我的事。而身為觀眾全程看遍所有角色故事的我,直到跑完字幕還是身處一片迷霧,回頭,橋已深陷火海之中。

  而我唯一能夠確實掌握的是,片片段段的場景、表情與對白,在我日漸模糊的記憶之湖裡載沉載浮。而在那終將被遺忘的某個夏日午後,最後消逝的,或許是那都市裡深夜與黎明交界處的寶藍天空,和深山中清晨湖面上靜靜飄飛的裊裊輕煙吧!


官方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