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705.JPG

  離開溫暖的餐廳,我們都知道,接下來才是真正的挑戰。路況未明,氣候未明……還有兩所寺廟要拜觀,我們真的能夠順利達成所有計畫嗎?

  不管了,上路吧!抬頭看看天色,大片大片純白雲朵跑得飛快,在雲隙之間可以看見透藍的天空,雖然偶爾夾雜著幾片烏雲,降雨的機率應該不高。

  這一帶池塘和農地特別密集,蜿蜒的道路幾乎就是在池塘與農地之間穿梭,所幸沿途路標還算清楚明確,只要沿著『法輪寺0.4KM』『法起寺1.0KM』的路標前進,應該就不會迷路了。

  然而這一路我們其實騎得並不快,因為沿途實在有太多美麗的風景吸引著我們不斷停車拍照。彎過一個大池塘,左前方遠處浮現一個小山丘,上面長滿樹木。Google地圖上標示為『富鄉陵墓參考地』,據說這裡過去曾被認為是聖德太子的長子山背大兄王的陵墓,不過後來經詳細考證否定了這個說法,那到底是誰的陵墓呢?直到今天還是沒有答案。

據說斑鳩這一帶至今仍有好幾座類似的古墳遺跡,而奈良全境到處都可見到更加雄偉的神秘山丘,這就是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的底蘊。遠遠望著那不知主人是誰的巨大陵墓,不禁感嘆,在時間之流裡,人類是多麼渺小的存在啊!

DSC_0712.JPG

繼續前行,不久我們就發現了法輪寺三重塔在雜樹林的後面露出頭來,終於順利抵達了今天的第三站。望著南門外以蒼勁的字體寫著『下馬』的古碑,我們乖乖將跨下鐵馬牽到路旁鎖好,才跨進寺內參觀。

  一進門,迎面就望見左邊三重塔右邊金堂的熟悉配置。是的,據說這座法輪寺是山背大兄王為了祈求父親聖德太子病癒而興建的,興建當初的配置一切仿造法隆寺。雖然寺運之後有所興衰,不過主要伽藍大致完整,直到江戶初期遭遇颱風侵襲,整座法輪寺內只剩下千年三重塔還屹立不倒,遂與法隆寺五重塔、法起寺三重塔並列為斑鳩三塔,同時並列為國寶。

  可惜的是,二次大戰期間,塔身上原本配置的避雷針被當作國防物資徵收,偏偏此一千年國寶就在西元一九四四年因落雷而燒毀。這是戰爭的悲劇,也是文化資產的浩劫。直到三十年後才在小說家幸田文的奔走募款下,由飛鳥時代建築專家西岡常一依照創建當時的工法重建,於西元一九七五年落成。

  武人犯下的錯誤,最後由文人來彌補,只是,千年文物是一去不復返了。

  望著晴空下小巧簡潔的三重塔,我衷心希望類似的災難不要再發生,世界上任何古老而美麗的建築物都是全人類無可取代的文化資產,除了要努力保護它們不因天災而消失,更不該為了愚蠢的政治宗教甚至經濟發展等理由而遭到破壞。

  不過,此番參拜法輪寺最大的震撼不是三重塔的憾事,而是講堂內的佛像群。

DSC_0714.JPG

  穿過塔與金堂,就是法輪寺的講堂了。這座講堂在二十世紀中期之後改建成耐火耐震的收藏庫,用以保存逃過千年諸般劫難倖存下來的重要佛像。

  午後兩點半左右,氣溫隨著太陽的逐漸偏斜而愈加寒冷。沿著指示牌走向講堂收藏庫入口,推開門的時候,樞紐因為冰冷而發出巨大的聲響,讓我有點不好意思。不過坐在門後負責管理的婦人露出溫和的微笑,稍稍消解了我的尷尬。然後我就理解為何需要關門了,因為冷風隨即灌進屋內,我們趕緊關上門,付了拜觀費,一轉身,差點嚇一大跳!

  老實說,與京都奈良相識十八年,看過各種各樣的佛像與形形色色的展示空間,有的警備嚴謹周到,有的管理鬆散自由,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地方像這裡一樣,具有一種把時間與空間加以濃縮之後的神奇氛圍。

  十一尊年代久遠的木造佛像,最雄偉的是將近四公尺高的十一面觀音立像,祂原本就是講堂的本尊,龐大的量體與深濃的眉眼給人一種強烈的感官震撼;最古老的是七世紀中期的藥師如來坐像,原本是金堂的本尊,造型上與鞍部止利仏師為法隆寺金堂鑄造的釈迦三尊非常相似;最小的是四十幾公分高的妙見菩薩立像,祂原本是妙見堂秘仏妙見菩薩的御前立(秘仏不開帳時擺在御廚子前代替秘仏受信眾膜拜的小神像)……這些造型與年代各不相同的佛像,每一尊都近在咫尺,站在祂們之間,簡直可以感受到一種壓迫感似的。

P1130823.JPG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空間狹小吧!這裡彷彿是專門為展示佛像而存在的空間,除了佛像與其他展示品之外,沒有多餘的設施與空間。說得極端一點,就好像倉庫一樣。雖然說這裡陳列的佛像都設置在台座上,但是參拜者與台座之間並沒有任何阻隔,距離近到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摸到眼前千年以上的佛像,而走道又十分狹窄,背著大背包的我在走道間走動時都必須放慢腳步,就怕一不小心轉身就撞到這些重要文化財。

  更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是,室內路線的設計可以讓參拜者走到佛像背後去參觀,這是一般寺廟中絕對不可能做到的。我真不敢想像如果有哪個瘋子在管理員看不到的死角做什麼危險的舉動,那損失恐怕非常嚴重!

  奈良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不知道該說是對信仰或人性的信任度太高,還是對惡意與粗魯的警覺心太低了呢?不論是新藥師寺還是法輪寺,這些木雕及泥塑材質的國寶或重文佛像都在眾人觸手可及之處,不禁讓人為祂們捏一把冷汗。

  我們就這麼恣意地在小小的空間裡巡梭觀賞,直到實在受不了屋內濕度控制的乾燥,才離開講堂收藏庫。走出門外,帶刺寒風撲面襲來,我卻因為稍微放下了重擔而全身輕鬆不已,原來,剛剛我的身心竟是如此小心翼翼啊!

  而這,也算是參觀寺廟佛像時難得的體驗之一罷!

P1130820.JPG

arrow
arrow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