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士讀《八月的御所球場》

  好吧!該來的總是會來,該寫的終究得寫。

  這種口氣,聽起來好像戀京癮士我非常不情願寫這一篇似的,其實不然。認識我的朋友就會知道,我超愛萬城目學老師的好不好!拿到這本書開心都來不及了,怎麼會不情願呢?

  但是,我其實不確定自己是否準備好要寫這一篇了。縱使如今書到手中已經K了三遍,中間還為了轉換心情回頭重新複習了《鹿男》《鴨川荷爾摩》和《荷爾摩六景》,動筆之前甚至把最新到手的,森見登美彥老師的《四疊半宿舍,時光機藍調》也讀完,已經沒有理由再拖延下去了。而在實際動筆的過程中,還順便又把新版的《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重看了一遍。總之,就是有點拖拖拉拉。但是你知道的嘛!近鄉有時候就是會情怯,美食當前往往不知從何下箸,越是喜愛的事物其實就越難以說明清楚,就怕自己亂寫一通把好作品給寫壞了。

  無論如何,我還是決定要寫,剛好時間上有個空檔,腦海中紛至沓來的想法也已經在閱讀其他作品的同時逐漸沉澱,漸漸可以比較看得清楚了……可以說,這是最好的時刻,錯過此刻,恐怕就會像我看完村上春樹老師的《城與不確定的牆》之後一樣,諸多想法再度潛入腦海深處,不知何時才能出手鉤沉。

  先說結論。老實說,這一本在萬城目學老師到目前為止的十二部長篇小說中,並不是我心目中第一名的作品。但是這一本在目前這個時間點自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在一片混亂的世界局勢中兀自閃閃發光,我不確定這是否評審將去年的第一百七十屆「直木賞」頒給這本小說的原因,然而從故事尾盤直竄而出的濃烈反戰氣息,確實使得這本書擁有某種意料之外的重量。

  當然,這並非萬城目學老師第一本標榜反戰的作品。在《到此為止吧!風太郎》中已經可以嗅出一些類似氣味,只是在一本以「大阪之陣」為背景的小說中,那氣味還不夠明顯,或者說,那種對比還不夠強勁。到了這本《八月的御所球場》,在和平愉悅的京都日常之中,突然湧出的反戰怒火才更加熾烈!但也還是一閃而逝,淺嘗輒止。畢竟京大雙璧的兩位老師都不適合太寫實的故事,還是得要維持一貫的輕鬆奇幻風格才好。而且,我個人已經覺得萬城目學老師這一次罵得很重了。

  不過,那得要留到後面再說。

  嗯……按照戀京癮士我的寫作慣例,到了這裡又要跳出來提醒大家,以下的文字涉及爆雷,想要充分享受閱讀樂趣的朋友還是暫時看到這裡就好。請先讀完這本精彩的小說,再回頭參考接下來的文章,不然就太可惜了。

  那我們趕快開始吧!這一本其實共有兩篇故事,萬城目學老師先以短篇〈十二月的都大路縱貫記〉(以下簡稱都大路)開場熱身,緊接著再用中篇〈八月的御所球場〉(以下簡稱御所)衝刺並收尾。也就是說,這是兩篇各自獨立的小說,時間線並不連貫,情節毫無關連,角色更是沒有重複,唯一的共同點只有都是描寫發生在京都的運動比賽,以及,隱藏在奇幻事件背後或幽微或明顯的主題。

  「都大路」的故事背景是每年十二月在京都市區內舉辦,號稱「驛傳甲子園」的「全國高中驛傳」。女主角「阪東」是某高中一年級生,以「候補選手」的身分隨校隊學姐們到京都比賽,沒想到比賽前夜才臨危授命上場遞補。身為新人的她因為是個超級大路痴,所以教練安排她跑路線最簡單的最後一棒。壓力山大的她在出發時與他校的紅色制服女孩對上了眼,反而因此激發鬥志,在同區間的四十七位跑者中跑出第十名的佳績,完成了教練預先設定的,將全隊排名拉提到三十名內的,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最後還和那位紅衣女孩變成惺惺相惜的朋友云云。

  咦?這到底是三浦紫苑的作品還是萬城目學的作品啊!?是的,在閱讀的時候我一直有這樣的疑惑,但是故事進行到精彩的比賽過程時,觀賽群眾後方忽然出現了高舉「誠」字旗,像似「新撰組」的「陪跑者」,還拿著刀大吼「我砍死你!」讀到這裡的時候你笑了對不對?我也笑了,是安心的笑:『這是萬城目學沒錯!』,更是開心的笑:『這才是萬城目學嘛!』對了,那其實並非Cosplay,而是千真萬確的新撰組,而且是全場只有兩位選手看得見的,類似生魂或幽靈的存在。

  然而,故事就在紅衣女孩揭示她們看見的可能是新撰組的幽靈之後,迅速的進入尾聲。只留下淡淡的感動,淡淡的惆悵,以及,淡淡的意猶未盡。

  至於「御所」的故事背景,則是發生在八月中的,一場名為「玉秀盃」的奇妙業餘棒球賽。主角「朽木」正要迎來京大生涯的最後一個暑假,原本要去女友的故鄉四萬十川度假,卻因為女友提出分手而獨自被遺棄在炎熱地獄般的京都。在朋友「多聞」的強邀下,勉強答應加入多聞的研究室教授組織的臨時球隊,在盛夏的御所球場挑戰連續五場的嚴酷比賽。

  這是一個有點莫名其妙又充滿詭異巧合的比賽,每一場賽前都會出現各種狀況,導致人手不足,但每一次都會奇蹟似的湊足人數,順利完成比賽。並且他們那一隊竟然一路絕處逢生,過關斬將,連勝三場。眼看勝利的果實就要到手,來自中國的「蕭學姐」卻發現前來幫忙的三人組有點奇怪……。

  嗯?你又要笑了嗎?因為萬城目學他又開始了嘛!可是,這一次我有點笑不出來。

  蕭學姐首先發現來支援的「榮仔」長得和日本二戰前的棒球名將「澤村榮治」一模一樣,投球姿勢也完全相同,而澤村榮治曾三度應召上戰場,每一次回來,健康情況都有所退步,最後隨著開往菲律賓的運輸船沉沒於太平洋裡……。隨著劇情的進展,他們又發現榮仔帶來的後輩「遠藤」和「山下」其實也都是二戰期間戰死的棒球選手。而他們之所以回到人間,或許是因為太喜歡打棒球,所以每年八月盂蘭盆節期間都會回來參加玉秀盃的比賽云云。

  「大家都想打球嘛。」「大家……都很想活下去吧。」「爛透了!」

  關於前面提到過的反戰主題,其實萬城目學老師處理得真的很間接,很幽微。但是讀著這些對白,我忍不住想像著一邊振筆疾書一邊咬牙切齒,拿著筆的手指因異常用力而略微泛白的,正在寫下這些對白的作者,心中對於引發那場戰爭的「忠君之士」們,難以壓抑的厭惡之情。

  是吧!讀到這些對白的時候,你難道沒有感受到一股怒氣從內心深處如蕈狀雲般緩緩升起嗎?那是主角們的憤怒,是萬城目學老師的憤怒,是目前暫時還生活在和平之中的讀者你我的憤怒,更是千千萬萬正在水深火熱的戰場中央受苦的無辜居民們的憤怒!

  古往今來所有主動挑起戰爭的傢伙們!不管你們為自己的行為創造出各種多麼正氣凜然或萬不得已的理由,其實根本就只是順著自己的私心任意橫流的,有權力卻沒良心的一群混帳罷了!要死自己去死啦!不要把別人的人生牽拖進自己的醜陋慾望裡……

  呃,老實說我已經有點過頭了,對不起!在文字裡灌注憤怒雖然可以稍微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但也可能會不小心污染了別人的平靜心情。所以,這個部分就稍微寫到這裡就好。我想,這也是萬城目學老師之所以沒有寫得更多更深入的理由之一。

  為了轉換一下心情,接下來我想提一下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萬城目學老師的文字而引發的,對自己的京都記憶的一點反芻。

  首先是「都大路」,那是在二零一八年的早春清晨,大德寺境內一條杳無人煙的林蔭小徑裡,我們與京都馬拉松練跑者相遇了。那天的氣溫很低,冷風吹得我們微微發抖,路旁的竹林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白晃晃的陽光在石板道上切割出細碎光影,那人穿著薄薄的運動服朝著我們跑來,交會時吐出的白煙一晃即逝,然後在我們的目送下加速跑上坡道而去。雖然不是故事中所提到的全國高中驛傳,但是在京都馬的路線上巧遇為了十幾天後舉行的比賽練跑的年輕人,還是讓我們非常開心,並且遠遠偷拍了一張他的背影作為紀念。而在閱讀到這個故事時,那段早已被我悄悄遺忘的記憶就在我腦海中又再度復甦了。

  至於閱讀「御所」時,則讓我回想起二零零七年的夏天黃昏,我們跟著剛認識沒多久的網友SANADA桑從蛤御門(也是有名的古戰場)進入,斜斜穿越京都御所,在東北方石藥師御門前晉見貓老大的記憶。那天SANADA桑牽著腳踏車,帶著我們沿故事中提到的那條砂礫道的車轍痕由西往東走(剛好跟主角的路線相反),光線一點一點的黯淡下來,走到一半的時候,左手邊隱約聽到有人在呼喊加油的聲音,我猜那應該就是故事中提到的御所球場了。那天我們雖然在母與子之森撲了個空,但是在穿越石藥師御門遇見時,門上隱約看得見一隻大貓的身形,是說那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貓老大呢?

  啊!京都就是這樣一個隨時隨地都可能與奇蹟相遇的城市。

  最後我想要聊聊的是,「御所」的故事背後毫無疑問灌注著反戰思想,但「都大路」呢?如果說這本小說的兩個故事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有機體,在運動與對京都的懷念之外,高中女生的驛傳比賽到底干反戰什麼事了?

  這個部分其實是戀京癮士我自己的囈想,或許有失過分解讀,所以大家參考看看就好。

  你覺得萬城目學老師到底為什麼要在熱鬧激昂的驛傳比賽情節中,硬生生插入「新撰組」的異象呢?除了需要融入與京都相關的怪奇情節以呼應作者自己的一貫風格之外,我是這麼想的,競爭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也是科學與文化進步的原動力,而在沒有戰爭的和平時代裡,運動競賽就是為了滿足人類相互競爭的本能而存在的吧!同樣是奮力奔跑,在和平的時代裡背著櫸帶追逐對手的身影,在戰亂的時代裡拿著大刀奪取敵方的生命,也只有在京都這個城市才可能成立的,如此雙重意象交疊的畫面,就是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話語了。

  硬要翻譯出來,那或許就是:「與其高喊砍死你,不如奮力超越自己。」

  而「御所」那一篇,如果有想要傳達給讀者的話語,我想就是故事倒數第二頁裡的那三句:「大家……都很想活下去吧。」「欸,朽木,我們有好好活著嗎?」「那是……我們之間的約定吧。」

  我們有好好的活著嗎?如果沒有的話,就太對不起沒辦法好好活著的他們了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京癮士 的頭像
    戀京癮士

    戀京成癮手札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