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寺五重塔,請注意觀察甲處的『詰組』,乙處的『三手先出組』,丙處則由上而下可見『台輪』『內法長押』與『腰長押』
上一篇我們試著為日式木造建築的主體結構做了簡單的分類,也依照古代日本工匠蓋房子的順序,稍微介紹了基礎工程的做法。現在就讓我們繼續蓋房子吧!
鋪好了基壇與礎石之後,接下來的工程是搭建『柱梁系統』,也就是完成支撐建築體的主結構,在木造建築的建造過程中,這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步驟。在人類歷史上,柱梁系統根據時代的演進依序出現石造,木造,磚造,鋼筋水泥以及鋼骨結構等各種不同的做法。人類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就是在中亞與南歐大量出現的各種石柱神殿。但是在森林眾多,木材唾手可得的古代日本,唯一的柱梁材料就是木頭。
不過,在此我們需要按照搭建順序,先把垂直的柱和水平的梁分開來探討,免得一下子太過混亂複雜,搞壞了大家的胃口。
首先工匠會選用適合大小的木材,反覆削切修整出圓柱形的『柱』。然後在礎石的周圍先豎立起木支架,再用人力牽引的方式將柱子豎立起來,安置在礎石之上。如此依序將所有的柱都豎立起來之後,還要進行反覆的測量與削切,以確保每一根柱子頂端的水平高度在一致的狀態。
在這裡可能有人的心裡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柱子一定都是圓形的嗎?其實不一定,但是在建築技術不夠發達的古代,主要的承重柱(具有結構性承重功能,直接支撐屋頂重量的柱子)一定都是粗大的圓柱,方形的角柱只會出現在不必負擔支撐功能的次要柱子上。不過,隨著建築技術的越趨進步與大型原木的取得越趨困難之後,較細的圓柱以及比圓柱更為節省木料的角柱(也就是橫切面呈方形的柱子)就越來越多了。
豎立好柱子之後,工匠會用竹子搭建鷹架,然後用長條形的結實木材(通常是用削製木柱時的角材加工製成)依序將所有的柱子彼此連接起來(所以柱子頂端會先做好凹槽,有的柱子在中間也會依照設計圖挖出適當凹洞以插入各種貫材),用以鞏固柱子的強度,防止傾倒。這種木條是以貫穿柱子的方式強化柱子的水平支撐,所以就直接叫做『貫』,位於柱頂的就叫『頭貫』,位於柱身的就叫『腰貫』,位於柱腳與礎石之間的則叫『地覆』。
對了,既然貫材是用來貫穿柱子的,那麼在邊緣的柱子上不就會突出一小截貫材嗎?在最初的建築上,這一小截會以原樣保留。後來為了美觀,有時候會把突出的部分削掉。但是到了鐮倉時代之後,開始流行將突出的貫材加以雕刻美化,就好像柱子上長出了木頭鼻子一樣,所以稱為『木鼻』。
不過,為了更加強化柱與柱之間的穩定性,除了用各種貫材來貫穿柱子之外,也會在柱子外側另外釘上長條形的木材,就好像我們用手從外面押著帽子不被風吹走一樣,所以這種從外面補強的木材就叫做『長押』。長押也依照所在的位置分成很多種,像是在窗戶上方的叫『內法長押』,在窗戶下方的叫『腰長押』,在最下方的就叫『地覆長押』(或簡稱地長押)等等……。
有時候,在內法長押上方,靠近柱頂的位置,也就是頭貫的外側,還會有另外一種長押材,稱為台輪。這種特殊的長押材一開始是很厚實的,隨著時代的演進有逐漸變薄變花俏的趨勢,到了鐮倉時代之後已經變成了薄薄的一片裝飾材。
必須事先聲明的是,本系列解說圖純屬示意,柱間比例以及各部件的位置形狀都經過簡化或調整......
再來就進入今天的重頭戲了。為了承接屋頂以及屋瓦的重量,並防止樑柱因位移而鬆動倒塌,會在柱子的頂端依序設置一整組環環相扣的木造結構,這在中國叫做『斗拱』,日文則稱為『組物』。簡而言之,這是一組由方盤狀的斗和長條狀的拱交疊而成的木組件。
最簡單的組物是『舟肘木』,是在非承重柱(也就是不直接支撐屋頂重量的,較次要的柱子)的頂端和樑之間直接架上一條略帶弧度(如舟型)的木條以作為支撐樑木的輔助。如果是在承重柱的情況,則在舟肘木與柱頂之間加上一個方形大斗,這就叫『大斗肘木』。不過,這就如同我們兩手併攏高舉來支撐重物一樣,雖然比光用頭頂或一隻手舉(只以柱直接支撐樑)穩固,但如果東西太重時還是有所不足。
於是,在柱頂上設置一個方形的斗,斗上安置肘木,肘木的兩端上方再各置一斗,斗上才承接樑木,這樣的組物叫做『雙斗』,這樣就好比我們將雙手叉開來以支撐重物,穩定度又會更高一點。最後,如果把肘木拉長,在肘木兩端的中間(也就是柱子正上方的位置)再加上一個斗來支撐樑木,就叫做『平三斗』。這就好比我們用頭頂和雙手並用來支撐重物,自然就更加穩固了。
然而,這些都只是組物的基本型而已。奈良時代以後的建築,因為越蓋越複雜,屋頂也越來越重,普通的組物已經不敷使用,於是發展出一種叫做『出』的技術,也就是讓肘木往縱向伸『出』去,形成更加複雜而堅固的組物。例如在平三斗上縱向伸出一條與原本的肘木垂直的肘木,就變成『出三斗』。如果出三斗還不夠,例如為了在屋簷下方支撐厚重的屋頂,那就在縱向伸出的肘木頂端再加上一組平三斗,就變成了『出組』。
出組又可依額外伸出的層數分為『一手先』『二手先』『三手先』等不同的型態,每多一手先,就好像多生出一隻手來支撐一樣,因此也就更加穩固了。目前一般最常見的是三手先,而我個人所見過最多的出組是東大寺南大門上的『六手先』,是一種非常誇張的,裝飾意義大於實用意義的建築形式。
還有一種非常美麗的組物型態叫做『雲斗雲肘木』,這是特指極少數飛鳥時代建造的建築物中,會使用有雲狀弧度與雕刻裝飾的大型肘木來作為主要承重柱上方支撐屋簷的材料,例如法隆寺的金堂就擁有為數眾多的雲斗雲肘木。
對了,有時候在兩個柱子中間為了要在頭貫與上方的『梁』(與建築物正面屋脊成直角的橫向連結材)或『桁』(與建築物正面屋脊平行的橫向連結材)之間加強支撐,就會擺上一小段縱向支撐材,這個就叫做『中備』。中備依外型主要分成三種,最簡單的就是加一條小方柱,上面安放一個斗來固定梁或桁,這叫『間斗束』。如果是用兩條略帶曲線斜斜向上的木材,或是一個三角形的板子頂住,就叫『蟇股』。再複雜一點的就是跟兩邊的柱頂一樣設置平三斗甚至出組的組物,這就叫做『詰組』。
呃……雖然組物的部分其實還有很多不同的形式與特殊的部材,但是這裡就先稍微帶過就好,不然大家都要睡著了呢!
呵呵......畫圖的難度越來越高囉!可直接點圖到相簿會看得更清楚喔......
第三個步驟可是木造建築特有的喔!也就是『架設梁與桁』,這是啥?簡單的說,就是為安裝屋頂做準備的組件。對於古代建築來說,安裝屋頂可是一件大事,所以接下來的很多組件都是重要的大傢伙呢!
首先,工人開始在組物上方搭建橫跨的梁,由於梁是支撐建築物主體(在日文中稱之為『母屋』,指屋頂正下方的範圍),承受屋頂重量與確保室內空間的重要橫向構件,所以一般都會建造得非常粗大,並且稍微帶一點往上弓起的幅度,就像彩虹一樣,所以被稱為『虹梁』或『大虹梁』。
如果是在建築物側邊(在日文中稱為『庇』)支撐屋簷的梁,因為要連接高低不同的母屋柱與側柱兩種柱子,所以就會略微呈現向下彎曲的樣子,這種梁稱為『繫虹梁』。
架好梁之後,會在梁的上方對應下面柱子的位置擺上舟肘木,以便支撐與梁呈水平交叉狀態的桁,不過在大虹梁的正中央為了要支撐整座建築最重要的『棟桁』,會裝上一組特殊的組件,這就叫做『小屋組』。
關於小屋組的做法,基本上有兩種變化型,第一種是裝上兩支斜斜往上交叉的支撐材,並在交叉的頂點設置舟肘木,就好像有人用兩支手撐著頭一樣,所以就叫做『叉首組』。至於第二種,則是在虹梁的上方再架一個稍微小一點的虹梁,稱為『二重虹梁』,然後在小虹梁上方架設蟇股,蟇股上端則架上舟肘木。
小屋組架好之後,就是上桁的時候了。日式建築的桁一般分成三種,最重要的當然是位於正中央最高點上的『棟桁』,棟桁兩側的稱為『母屋桁』,至於最邊緣用來承接屋簷的則叫『丸桁』或『側桁』。
說到屋簷,對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安裝屋頂和屋簷,不過,這篇文章寫到這裡又該暫停一下了。不然,不只你們會昏昏欲睡到口水氾濫,癮士我畫圖大概更會畫到手斷掉或眼睛壞掉吧……呵呵……所以,就讓我們大家都休息一下好了,剩下的部分,下回待續。
參考資料:
圖解文化財見方--歷史散步手引人見春雄等著山川社 1997.11(日文)
寺社建築的鑑賞基礎知識濱島正士著至文堂 1999.2(日文)
圖說日本建築之見方宮元健次著學藝出版 2002.2(日文)
圖像式學習--京都的文化財淡交社編集局編淡交社 2009.10(日文)
圖解古建築入門 太田博太郎監修 西和夫著 彰國社 2012.11(日文)
仁和寺二王門,請注意觀察甲處的『三手先出組』,乙處可見被削平的貫材,以及丙處的『蟇股』
仁和寺御殿入口,請注意觀察甲處的『木鼻』與乙處的『梁』以及上方的『蟇股』
東寺金堂,請注意觀察甲處的『平三斗』以及乙處完整可見『內法長押』『腰長押』與『地覆長押』
建仁寺法堂,請注意觀察圖中為了要連接『母屋柱』與『側柱』而呈彎曲狀的『繫虹梁』
唐招提寺礼堂,請注意觀察甲處的『出三斗』與乙處的『間斗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