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354.JPG

  關於古書茶房,其實對我來說似乎正象徵著與京都之間的緣分。或者說得更精確一點,象徵著京都這個城市在我們心中隨著時間遞嬗所產生的微妙變化。

  古書茶房的全名是『古書と茶房ことばのはおと』,原本是一間位於御所西側巷弄深處裡的町家喫茶店。二零一七年因為原本租用的町家決定拆除改建,老闆只好遷移到堀川鞍馬口一帶的另一間町家繼續營業。

如你們所知,戀京癮士與這間店的緣分始於二零零七年夏天。那時是網友Sanada桑帶我們去的,離開京都的前一天下午,三個人坐在店裡喝茶聊天。離開時天色已經開始變暗了,溫暖的黃色燈光透過窗格子傳遞出來,帶著一種魔幻的美。但關於那間店的記憶,卻意外的模糊。

其實那時我們光顧著與Sanada桑聊天,無暇左顧右盼,只隱約覺得那裡的奶茶很特別,店裡光線有點昏暗,音樂很棒,氣氛很好,但是不習慣盤坐的我們有點不自在……大概就這樣了。

那時候的我們啊……對於京都還是充滿了憧憬與懵懂,就像那天意識中朦朧而又充滿魅力的空間。

DSC_0538.JPG

再次拜訪古書茶房是在二零一零年,第一次挑戰早春京都的第五天。寒風颯颯的午後,騎著腳踏車從洛東逶迆而來。從入口一路走進小小的中庭,脫了鞋踏進屋內,暖氣滿滿。挑了個角落的座位,妻試著要點上次喝到的神秘奶茶,摸索著假名文字點來的卻是自己家裡就有的法國茶。然後趁著店裡客人稀少,我們好奇的到處遊逛,翻翻書,寫寫筆記,看看鐵道模型,還在留言本裡塗鴉,度過了一段充實的探險時光,直到再也受不了暖氣才起身離開。

結帳時鼓起勇氣與老闆夫婦聊了一下,雖然語言不通,詞不達意,倒也挺有意思。之後,走出店外,老闆夫婦還送到門口,再度讓我們感受到京都人殷勤的待客之道。

於是想起那些年,我們開始稍微領略京都的醍醐味,卻也犯了一些自以為是的錯誤,因而受到了小小的報應,或者反而看見意外的風景。

時光悠悠而逝,七年間上京四次,雖然偶爾會想要再次拜訪,總是因為各種理由而錯過。直到二零一七年聽聞他們搬家的事,又想起幾年來陸續消失的一些有趣店家,才終於下定決心要再續前緣。

今年早春,趁著騎腳踏車來到鞍馬口通這一帶的機會,我們按著網站上的地圖尋到了傳說中的新店面。

記憶中的橫長窗格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窄窄小小的拉門,但稍微靠近一點之後就發現,迎接我們的依然是印象中那隻躲在暖簾後面探出頭來對客人招手的黑貓。

P1130711.JPG

走進店內,面對陌生中帶著一絲熟悉的場景,不禁懍然而悟,畢竟是不一樣的地方了啊!老闆夫婦已經很努力的把舊元素融入新場景裡,讓店面呈現他們自己的風格了。而我也很清楚,不同的町家格局就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硬要在新的空間裡完全複製原本的店面布置是根本沒有意義,而且也不可能的。

這些我都知道,但還是會想念『之前的那個古書茶房』啊!

帶著這樣先入為主的想法,我抱著些許失落的心情選了面對書架的長桌。翻開菜單,點了兩份『青春プレ—トごはん。菜單的封面大大的寫著『青春不曾結束』,還節錄了美國作家塞繆爾·厄爾曼的短文『青春』中的一段:『青春並非人生中的一個階段,而是人心的一種狀態。在此狀態下,六十歲的人往往比二十歲的青年還來得年輕。沒有人僅僅因為年歲增長而變老,理想的喪失才是衰老的開始。』

這是老闆夫婦的座右銘吧!我想,那麼被迫搬遷似乎也沒有那麼悲哀,因為他們還沒有放棄理想,還青春著哪!

DSC_0350.JPG

在等待上菜的空檔,我百無聊賴地望著眼前的書架,驚喜地發現森見登美彥的新書『夜行』就在眼前。遂想起上次拜訪時也曾發現過森見老師的『太陽之塔』,轉頭一看,果然在不遠處的文庫本中發現了老朋友的身影。於是,殘存心中的最後一絲失落就此煙消雲散。啊!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抱著一顆青春的心,生命中永遠有舊的重逢與新的邂逅,這或許就是老闆透過餐點的命名與書本的擺設所要告訴我的事情。

然後餐點陸續送上,白飯與味噌湯,大量的蔬菜,酥炸肉排與豆皮鹿尾菜,醃漬青辣椒與冷豆腐,還有一小缽甜點,清爽無負擔的一餐。餐後飲料是カフェ工船烘焙的濃郁咖啡,當然依舊附有本家舩はしや的小餅乾。

趁著用餐客人逐漸散去的空檔,我稍微在店內探索了一下,果然在不遠處找到了之前見過的鐵道模型與漫畫,後面也還是有一個小小的坪庭。是的,以前的古書茶房其實從不曾消失,還隱約憑依於這個嶄新的空間,以及老闆和舊客的心中;而再生的古書茶房正穩穩地跨出新的每一步。

是啊!我們喜愛的京都或許因為都更開發與拼觀光的緣故,逐漸失去往日的面貌,但其實古都的精神依然默默傳承於新事物的表象之下。只要有心,我們總能在新舊交雜的棋盤裡,一次又一次反覆勾畫出重逢與邂逅的軌跡。

果然,青春是不會結束的,而我們追尋京都夢的旅程也還沒有走到盡頭……

DSC_0351.JPG

arrow
arrow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