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140591.JPG

  新年連假期間,癮士偕妻去看了一個很特別的展覽。

  這項展覽的標題叫做『京都好博學』,是由參與京都大學博物館聯盟的十五所大學博物館提供展品,由台北教育大學附設的『北師美術館』提供場地,從去年(2018)十二月十五日到今年二月二十四日,進行為期兩個多月的跨國展出。

  其實早在去年八月,癮士就在『京都新聞』網路版上看到這件事的報導了,不過新聞發佈之後就沒有了後續消息,上北師美術館官網也找不到相關內容,只好暫時存疑。

  然後,日子就在忙碌中度過。再度想起來的時候,已經是去年十二月初了。上網一看,北師美術館那邊正在培訓工作人員,而本地媒體也已經刊登了報導,原來是真的有這個展覽啊!我們本來是預計在開幕第一天就去看的,不過當天剛好另有要事,結果就這麼一直拖著,直到四天新年連假才終於得以前往參觀。

  去了之後才發現,這項展覽最特別的地方,或者該說這項展覽的基本精神,就在於體現『知識的建構』這個概念。

從幼稚園到高中,我們幾乎都是直接從老師或補習班或參考書那裡接受整套別人幫我們統整規劃好了的知識,直到進了大學,才稍微開始在教授指導下自主建構知識:要選什麼課?要讀什麼書?要做什麼研究,完全由自己做決定。雖然,我們之中的很多人還是強烈依賴他人的規劃與建議,只想等別人來告訴我們該選什麼課該讀什麼書該做什麼研究,甚至只想沿著最輕鬆省力的捷徑,以低空飛過的方式混到大學文憑。

DSC_2048.JPG

  但無論如何,我覺得所謂的大學教育,其本質就是『知識的建構』。透過鎖定問題(或主題)→建立自己的一套假說→尋找證實此一假說的文獻資料與統計(或實驗)數據→將所得資料與數據統整成為穩固的論點(文)→經由發表或討論取得師長和同儕的針貶與回饋→修正問題或鎖定新的問題→繼續建立新的(或更正確的)假說……。這就是一個完整的知識建構(或者也可以說是解決問題)流程,也是大學教育所要教給學生的核心技術。掌握了這項技術,未來無論是留在大學繼續做研究或出外求職找工作,也不管是面對學術上的難題還是生活中的困境,都能前進得更有效率。

  而這個展覽,彷彿就是為了徹底體現這個知識建構的標準流程而設計。

  可以說,這是一個在展品附近幾乎找不到解說卡片的展覽。一般而言,不管是藝術展或文物展,展品旁邊或附近一定會附上一小張解說卡,上面會註明作品或展品的相關訊息。

不過,你有沒有發現,大部分的人看展覽都先看解說卡,然後才看展品,或者至少看上幾眼展品之後,就會急著去找解說卡。然後,一旦好奇心得到滿足,就急匆匆地趕著看下一個展品(的解說卡)。於是整場展覽看下來,我們得到的就只是『這個東西叫做時鐘,是用來記錄時間的器具』『這幅畫是達文西的作品,畫的是一位叫蒙娜麗莎的女子,她正面對我們微笑』這樣的資訊,然後走出展場就忘了。

當然,這也沒什麼不好。看展覽不就是一種休閒方式嗎?但是如果可以在看解說卡之前先花一點時間仔細觀賞作品(或文物),試著自己思考展品的功能或主題,然後再看解說卡,不也很有意思嗎?而且透過這樣的過程,那件展品在你心中就會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得到的收穫與樂趣也會更多。

P1140589.JPG

而『京都好博學』這個展覽就是用不放解說卡的方式強迫觀賞者先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腦袋想,然後自己尋找解答。解答在哪裡呢?其實展場入口的二樓牆面上都掛著一張一張的彩色文物圖卡,觀眾不必上圖書館或上網搜尋找解答,只要找到對的卡片,翻到背面就可以發現介紹文字了。

是的,這裡的解說卡是需要觀眾自己去找出來的,這就是一種建構。一樓入口處的工作人員還會好心的給你一張厚紙板做成的展覽簡介,只要按照指示折起來,就會變成一個卡片收藏盒。你可以把你有興趣的展品卡收進這裡面帶回家做紀念,如果像我一樣全部收集齊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順序(這也是一種建構)並用裝訂繩串起來,就是一本印刷精美的導覽手冊(或展品圖錄)了,而且,還不花你一毛錢。

如果這個展覽就只有這樣,我不會說它是在體現知識建構的流程。進入二樓展場後,其實最吸引觀眾目光的,除了那面掛滿展品卡的白牆之外,就是模仿大學梯形講堂的休息區了。

在這裡,你可以坐在節節升高的座位上稍做小憩,順手翻閱面前的共用筆記本,欣賞其他觀眾的心得留言,也可以自由以圖畫或文字發表你自己的看法。抬頭看向前方,眼前一長條的黑板上正以粉筆書寫著大學講堂的介紹與大學博物館的運作,而最右邊還寫滿了展覽討論活動的時間表與參與發表的同學名單。

DSC_0406.JPG

交互看著手上的展品卡與腳下的黑板,忽然間,我的眼前出現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既視感,彷彿三十年前初次坐在大仁館(敝母校文化大學文學院的舊教學大樓)教室內拿著全新課本的自己,與眼前的視野重疊了似的。

是的,學習、討論、交流、發表,這就是我坐在這裡所體驗到的,知識的建構,也是我們在大學教育中反覆操作過的一切。而透過這整個展覽的佈展巧思與活動規劃,整個知識建構的流程就清晰地被重現並且實踐了。

唔!好像寫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話啊!?是說,來這個展覽到底可以看到些什麼?

這個展覽共有三個主題,剛剛介紹過的是二樓的『大學講堂』,裡外兩個展間除了呈現大學講堂的氣氛外,也陳列了許多與大學教育密切相關的展品,其中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各種由京都各大學向『島津製作所』訂製的科學教具了。像是化石模型陳列箱、製作精巧的生物構造模型以及各種科學儀器,都是島津製作所專為大學教學研究設計製作的。幾乎可以說,京都的大學教育有一半都是由島津製作所支撐起來的呢!

對了,對了,說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來,關於島津製作所的科學教具,這次提供展覽場地的東道主也有提供展品喔!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也提供了一件名為『抵抗器』(電阻器)的古董教具,擺在一樓大廳的角落供人參觀,剛好,也是島津製作所的作品。不過,這件作品不在這次展覽的設計與規範之內,所以旁邊是有擺上解說卡的喔!

DSC_2051.JPG

一上三樓來到『京都生活』展區,就看到一個稍微突起的褟褟米平台。這裡除了可以做京都文化的示範展演外,也是舉辦週末討論會的重要地點,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沒有活動。但也沒關係,這樣就可以坐下來獨享褟褟米空間的芳香與寧靜了。此外,這裡還有祇園祭全部三十三輛山鉾車的紙板模型,以及許多與京都工藝與文化表演有關的展品和錄影,甚至還有部分展品是可以讓參觀者親手操作的,這些都讓我和妻渡過了一段充滿發現與回憶的時光。

離開前別忘了走到地下室,這裡其實還有一個『異地探索』展區,陳列了許多與臺灣有關的文物,包括原住民的生活器具與田野調查幻燈片,此外也包含少量的國外文物展品。

老實說,雖然在展覽動線的設計上這裡其實是最後一站,但是我們一開始來的卻是這裡,癮士也是在這裡初次體會沒有解說卡可看的困境,進而思考並領悟了這整個展覽設計背後的用意。

看完這個展覽,我有一個感想。那就是這個展覽裡所陳列的文物,其實每一件都具有教學功能。只能說,大學博物館與大學教育真的是密切相關的存在啊!

好吧!拉拉雜雜講了一堆,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總之這是一個我個人認為很有意思也很有想法的展覽。如果你也和我有相類似的需要,不妨趁著假日前往,除了回憶大學生活之外,還能一解對京都的旅人鄉愁。當然,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也請一定要試著參加討論會,實際感受這個展覽所力求呈現的『知識的建構』是怎麼一回事。

最後想順便說個題外話,癮士我在北師美術館參加的兩次展覽,感覺展場規劃都十分活潑有趣。尤其是二樓那一大片落地窗看出去的景致,無論哪個季節都讓人感覺很舒服。這裡真的是一個很棒的展覽場地,有機會請一定要來體驗一下。

DSC_2076.JPG

京都新聞原始網頁

arrow
arrow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