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7Y4Ul  

上星期去真善美戲院看了這一部之前因為被秒殺而沒能在電影節中看到的電影,原本以為會是一部瘋狂喜劇片,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好像有撿到寶的感覺。

這部電影乍看之下似乎是一部討論宗教的電影,至少,是一部嘲諷宗教的電影。或許我們從英文片名就可以稍微嗅出一點這種氣息:『The Brand New Testament』,翻成中文就是『嶄新的聖經』。整部電影分成八個章節,以諧仿聖經編寫體裁的方式,依序是『創世紀』,『出埃及記』以及六部『使徒福音書』。

故事從一幅大家都有點熟悉的名畫開始,對了,就是那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最偉大的畫家達文西的成名作:『最後的晚餐』。耶穌坐在餐桌中間,兩旁分列著他的十二位使徒,他們聽到耶穌說『你們之中有人將出賣我。』時,各自表現出極具張力的豐富表情……等一下!你發現了嗎?螢幕上的這幅『最後的晚餐』好像跟我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使徒的數量似乎變多了,仔細一算,總共多出六個穿著現代服飾的身影,這是怎麼一回事?嗯,說來話長,一切得要從頭講起。

故事的開頭,一個小女孩的聲音正訴說著她自己的故事:她說上帝是真實存在的,實際上,她就是上帝的小女兒『以阿』。他們一家就住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一棟大樓的頂樓,家庭成員有媽媽和哥哥。對了,她哥哥我們都很熟,就是那位在十字架上為世人犧牲了的神之子耶穌。

不過,她說上帝跟我們印象中的有點不一樣,是個腦滿腸肥的中年繭居族混蛋,每天除了罵老婆打孩子,喝酒看電視之外,就是窩在他那間所謂的辦公室裡進行他最愛的休閒活動。至於他的休閒活動嘛!就是利用電腦創造並管理這個世界。聽起來好像很不錯!上帝也蠻認真工作的啊!其實,那根本不能算是工作,頂多就只是打發時間而已。

關於創世紀,一開始,他創造了布魯塞爾,然後看著空空如也的城市,他開始創造出各種生物放在其中。不過,長頸鹿排隊走過斑馬線、一群雞在電影院看電影、老虎趴在床上看電視、鴕鳥逛超市……上帝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於是他按造自己的形象創造了第一個人類,也就是『亞當』。然後亞當遇上『夏娃』,兩人結婚生子,繁衍眾多。然後文明開展,如我們所知。

世界創造完成,上帝又覺得無聊了,他開始製造各種各樣的災難:火災、暴雨、車禍、飛機失事……這還不夠,他甚至定下數千條詭異的規矩來找人類的麻煩。例如:『土司掉在地上時一定是塗了果醬的那面著地』『盤子總在洗乾淨後摔得粉碎』『排隊時永遠是其他排比較快』總之,人越慘,他越嗨。

好了,有一天,小女兒意外闖進上帝的辦公室,發現了她老爸的所作所為,善良的她對上帝發出了正義的批評,卻被老爸用皮帶狠揍了一頓。憤恨不平的她聽從老哥耶穌的建議決定向老爸徹底報復之後離家出走,並且像哥哥一樣勸募六個使徒,以便和哥哥的十二個使徒湊成十八個,讓愛好棒球的媽媽可以組一支棒球隊云云……於是,章節進入了『出埃及記』。

當晚以阿偷偷進入辦公室,從上帝的檔案櫃裡隨機拿走六個人類的資料,並從老爸的電腦中把全人類的死期傳送到他們的手機簡訊裡,最後再讓電腦當機。她知道,沒有了電腦,上帝什麼事都做不成。

死期簡訊一瞬間傳遍了全世界,引起人類世界一片譁然與騷動。收到自己確切死期(而且開始倒數)的人們,有的驚愕、有的悲傷、有的憤怒,有的從此自暴自棄或享受人生,還有青少年竟然玩起自殺遊戲來,反正死期還早得很哪!

以阿接受耶穌哥哥的幫忙來到人類的世界,開始了她尋找使徒的旅程。不過她第一個找到的並不是第一使徒,而是嶄新聖經的執筆人,一個勉強能讀寫的中年流浪漢。之後,她們一個一個拜訪以阿手上六個檔案的主人,開始寫起這六位使徒的生命故事……

我個人覺得,以上拉裡拉雜地寫了一堆的故事,其實都只是為了替接下來的『使徒福音書』造橋鋪路而已。可以說,這部電影的重心其實就在小女孩以阿與這六個使徒彼此交錯關連的生命故事裡。在這些生命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被封閉在日常生活與意外災難之間,孤寂而苦惱,如同你我一樣的人們。

是的,如果我們拋開這六段生命故事不看,整部電影就只不過是一齣二流的好萊塢式諷刺鬧劇罷了。想法或許新奇,敘事或許有趣,但也不過如此而已,並不值得成為影展關注的焦點。

但就是因為這六段生命故事各自都擁有如歌一般優美的獨白、似夢一般迷幻的畫面,再加上詩一般雋永的意境,這部平凡的電影就得到了閃閃發光的可能。至少對我來說,這六段福音書,才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價值。

雖然,這裡面所要傳達的生命價值,說穿了一點也不稀奇,古今多少故事都不斷的向我們訴說灌輸,未來恐怕也將繼續成為其他故事的核心罷。這些亙古不變的價值,例如面對自己、接受他人、打破繭殼、追求真愛,以及,探索真理……在這部電影裡不斷以一種歪斜而幽微的角度敲打著我緊跟劇情之餘僅剩的理智圍牆,我知道它很『芭樂』,但依然被打動了。

一樣的寓言,換一個特別的方式說,或許就有了被我們重新看見的可能,這就是這部有點亂七八糟的電影教給我的事。

有趣的是,在這部電影中,不可免俗(這一點非常重要,一邊不可免俗,一邊卻又超然脫俗,這是編劇或導演厲害的地方)的還是以『愛』做為最核心的價值。但是在這八位主角(咦?不是只有六部福音書嗎?嗯……別忘了身為救世主的小女孩,以及那位負責執筆的流浪漢先知)彼此交錯的故事中,愛有著多重的面貌與對象,跨越年齡、種族、物種、性別甚至社會規範的隔閡,最終改變了世界。

雖然,實際負責改變世界的其實是被封印已久的女神。

也就是那位始終以上帝身旁如破花瓶般既無言語無知識亦無主見的妻子身份出場的,沒有名字的老太婆。直到暴躁獨裁的上帝為了追離家出走的以阿來到人間(而且很悲慘的,從此再也回不去天界了)之後,才一點一點的透過那些無人干擾因而愉悅非常的打掃整理找回自己,並且意外讓電腦重新開了機。

重新開機完畢的電腦上出現了一行字:『嗨!女神,很高興您回來了!』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她才是這個世界最初的原始女神之後的事是,上帝被當成偷渡客驅逐出境,女神則開開心心的按照她自己的意思重新創造了一個充滿愛與美與奇想的新世界……Love & Peace

老實說,這個觀點一點也不奇怪。原本在世界各地的上古神話中,除了一律是多神信仰之外,主神的形象幾乎都是一位溫柔化育萬物的母親。而經由考古學與人類學的研究也證實,原始人類的家庭與社會結構是以母系為基礎構成的。直到文明不斷進化,導致資源的爭奪成為部落生存的關鍵之後,才逐漸從以包容與融合為基礎的母系社會,轉變為以排他與侵略為核心的父系社會。

也差不多是這個時期,從生存競爭最為酷烈的中亞細亞誕生了當今世界上激烈對立的兩大宗教體系:猶太教(後來演化出基督教與天主教)與回教。這兩大宗教體系的共同特徵,除了絕對的一神信仰與強烈的排他性之外,對於人性的嚴苛控制也是原始宗教所無法望其項背的。

藉著這部電影,導演似乎宣示了原始女神終將回歸,將被獨裁男神搞得烏煙瘴氣的世界重新開機,找回愛與美與和諧的終極價值,這樣的可能性。而這也隱約體現了二十一世紀女性在各方面重新奪回主導權的社會現象,以及性別差異逐漸消融甚至反轉的未來出現的可能性。

在如此以和諧取代爭奪,以融合取代排他的美麗新世界中,困擾當今世界的問題是否真的能夠得到解決,我不知道。而這樣的未來是否真的能夠到來,我也不清楚。但是人總是需要暫時超脫痛苦的夢想,我想這部電影就是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夢想,大概。

不過,走出戲院,仰望頭頂上的灰白天空,我清楚的知道自己還生存在原來的世界裡。雖然對於這個世界的各種苦難依然存在而悲嘆,卻也抱著一絲暗自慶幸,還好天空上沒有電影最後那些斑斕的花紋與色彩……天堂,很可能並不是我們真心想要追求的理想世界。

接下來,還是聊聊我對這部電影最強烈的第一印象吧!雖然,這個部分有點個人私房趣味就是了。

這麼說吧!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直有一種奇怪的既視感之類的東西不斷的跑出來敲擊我的腦袋。咦?好像啊!為什麼我老是聯想到在兩千零六年台北電影節上看到的瑞典奇片:『愛上冰山的女人』呢?

看完電影後,妻說:『那個演亞當的不就是那個人嗎?』哪個人啊?啊!對了,就是『愛上冰山的女人』裡,同時身兼男主角與編劇之一的那位多明尼克阿佩爾(Dominique Abel)嘛!

難怪啊!那些既怪異搞笑如同舞蹈的肢體動作,雖然亞當這個角色只不過佔了片頭一小段的故事,後來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但就是讓人印象深刻!於是我也終於懂了,這齣戲裡有好幾個橋段都讓我聯想到『愛上冰山的女人』這部電影,例如不斷出現在各福音書章節的人物靜止畫面(模擬繪畫);『奧拉莉(Aurelie)福音書』中的手指舞蹈那段;『金克勞德(Jean-Claude)福音書』結尾時的鳥群與人的舞蹈,以及之後在冰山與愛斯基摩女子相遇那段……等等。這齣戲中或許有某些地方來自於多明尼克的點子,或是受到他的影響,才會讓我一直聯想到他和搭檔費歐娜(Fiona Gordon)一起自編自演的『愛上冰山的女人』吧!

啊!對了,差點忘記一個有趣的小插曲。之前有稍微提到,片中不斷有個叫做凱文(Kevin)的白痴青少年在網路視訊上表演自殺秀,無論是跳樓跳崖還是跳飛機,他都能毫髮無傷的活下來,因為他的死期未到。

不過,在整部電影演完,字幕也跑完之後,突然跳出他的最新視訊,全身綁滿炸藥的他笑著按下按鈕,轟的一聲,他炸得粉身碎骨!咦?他的死期好像還有幾十年才會到不是嗎?喔……他應該不知道世界已經重新開機了這件事,也就是說,他的死期也跟著重新設定了。

這個結尾告訴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要拿你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不管你是否確定一切都沒問題。畢竟,你會開玩笑,神明也會。

YuzIYRl  

arrow
arrow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