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ge_i9NNAH8ixtJc1G5ZbgLGltYMfhP  

  歐耶!昆汀杜皮爾回來了。

 

  這不完全是指今年台北電影節又看到了他的最新作品,更精確的說,是他的天才與犀利又回來了。縱使在選片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挑了這一部,但是老實說,進電影院之前還是有點擔心。因為,我很不喜歡他的上一部作品『洛城警察壞壞事件』,雖然應該有很多人看得很爽啦!

 

  在昆汀杜皮爾的電影裡有三大主要元素,其一是他本行的電子音樂,其次是B級血腥暴力搞笑情節,最後是視角獨特的哲學思索。這三大要素得要平衡,他的電影才會好看。而洛城警察壞壞事件就是失衡了,片中幾乎找不到犀利的哲學思索(至少我看不出來),只剩下大量的電子音樂和惡搞警察的情節。

 

在此必須聲明的是,我對惡搞警察沒有什麼意見,畢竟握有公權力的人常常都會遭到腐敗的侵蝕,所以偶爾在電影中發洩一下對警察的不滿是健康的。如果流於全然的惡搞,是說也沒什麼不好,大家爽就好嘛!但對我來說,那不是昆汀杜皮爾,至少不是我所喜愛的昆汀杜皮爾。

 

幸而,這一部『不真實的荒謬』,又走回荒謬奇想中帶著嚴肅哲思的路線,雖然在思想高度上個人覺得還是稍遜『神秘小狗失蹤事件』,但在整體的複雜度上又更上層樓了。

 

首先我們就從英文片名開始討論起好了。『Reality』,翻成中文是真實,事實或現實性,在英文中是一個還算簡單常用的詞。可是當我查閱網路上的維基百科時,竟意外發現這個詞的背後其實包含了很深入的哲學意涵:何謂真實?可能性算不算一種真實?在某些哲學理論中,時間與空間的真實性存在著很大的歧異。有些學說主張過去和未來,以及平行世界是被排拒在現實之外的非現實存在。可是另外一些學說卻認為凡是存在過的,尚未存在的,以及可能存在的事物,只要存在於我們的意識中,都可以被歸類在現實的範疇內……。

 

嗯,再寫下去大家可能要睡著了,我們現在就把討論拉回電影中。有趣的是,這又是一部關於拍電影的電影。在今年的台北電影節中,我們看了兩部類似的影片,除了這一部外,還有『A片現場不NG』,不過關於這部片的討論還請稍等。

 

故事敘述(對了,這篇文章也無可避免的牽涉到劇透,所以有興趣要看的朋友請先不要繼續往下看,以免踩雷喔!)攝影師傑森想要拍攝一部關於擁有自我意識的電視利用電波殺人的恐怖劇情片(咦?怎麼馬上就讓人聯想到導演的處女作『輪胎殺人事件』啊),於是他找上了熟識的電影製片鮑伯,鮑伯對他的構想有興趣,但是希望他能在四十八小時內找到影史上最棒的痛苦哀嚎。於是傑森開始廢寢忘食地拿著錄音機到處尋找靈感。

 

但是,在時間與體力的雙重壓力下,傑森的現實性逐漸模糊了,他不斷落入一層又一層的恍惚夢境中,開始搞不清楚現實到底在何處……。就在這時他竟發現自己預計要拍的電影『Waves』已經上映了,而且真的是按照他腦海中尚未實體化的設定去拍攝的,當然,片中有電波殺死警察的鏡頭,有恐怖的翻滾掙扎與尖叫哀嚎,以及大量的血漿噴灑,B級趣味得不得了。

 

好,關於這條主敘事線就在此暫停。這部電影其實有四條敘事線,彼此互相交錯糾結。其實接下來的這個敘事線才是電影開始時的場景,關於某個電視節目的錄影現場,傑森就是這個劇組的攝影師之一。年輕的節目主持人丹尼斯『必須?』帶著毛皮頭套上場,竟染上不知名的搔癢症而無法繼續錄影,他相繼求助皮膚科醫師與精神科醫師,卻依然無法找出確切病因……。啊!對了,這裡的皮膚科醫師也是精神科女醫愛麗絲的病患之一,而愛麗絲則是傑森的老婆,夠複雜了嗎?還沒完喔。

 

第三條敘事線的主角是一個名字就叫做Reality的小女孩,(是說哪個精神正常的父母會為自己的孩子取這種名字啊!?)小女孩的爸爸有一天帶她去森林裡面打獵,打死了一頭野豬。回家後小女孩一邊坐在鞦韆上讀書,一邊偷瞄父親處理野豬內臟,竟因此看見一卷錄影帶!小女孩跟父母以及老師講,大家都不願意相信她,反而堅持野豬不會吃錄影帶。小女孩只好趁夜從垃圾桶裡挖出那卷奇怪的錄影帶,想方設法要看裡面的內容……。咦?好像跟其他的劇情沒有關係嘛!稍安勿躁,好戲在後面。

 

至於最後一條敘事線,則是製片鮑伯遠從國外邀來的一位大師級導演佐格,正在拍攝一部史無前例的電影。可是雖然已經拍攝了好幾個星期,佐格卻從未讓鮑伯看到完整的片段,老是在一些毫無意義的地方中斷云云。對了,前面那個小女孩的敘事線其實就是這部電影的內容,所以我們可以說名為Reality的角色以及她所存在的世界其實是整部電影最非現實的部分,真是既荒謬又弔詭。

 

嗯……至於後面的事啊!我就不再那麼詳細的介紹了,因為,我其實也迷失在劇情的森林裡了,至少有一條關鍵的線索軼失在紛亂的記憶中,除非重看一次這部電影,否則已經再也找不回來了。

 

那該怎麼辦呢?只好讓那些線以原本相互纏繞的面貌呈現了。傑森最後被送進醫院接受精神狀態的觀察治療,他躺在床上打電話給鮑伯,鮑伯正在放映室裡觀看佐格終於完成的片段,螢幕裡,小女孩終於趁半夜父母親都睡著之後,偷偷下樓將錄影帶放進錄放影機裡,畫面上出現的竟是躺在病床上的傑森!鮑伯發現正與他通話中的傑森就在眼前的影像裡,覺得不可思議之餘,還盛讚佐格真的完成了一部偉大的電影……。

 

在昆汀杜皮爾的這部電影中,現實與非現實交互出現,到最後已經分不清楚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界線,兩者之間由小女孩播放錄影帶為契機,連結成一個『莫比烏斯環』,成為不合邏輯而扭曲的真實存在。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觀看就會發現,『現實』與『非現實』兩個世界的交錯,其實是漸進而互相流動的。例如理應出現在小女孩的非現實世界中的校長,竟然也同時是愛麗絲的病患。而被野豬吃掉的那卷錄影帶,又其實是被現實世界中的人物所丟棄的。如是我們發現在這部電影中似乎存在著一個同時連結現實與非現實兩個世界的平行世界,在這個平行世界中,來自兩個世界的人事物都互相影響依存。其實還有太多太多的例子,但是很多零碎片段都早已散失在記憶森林裡,就像那卷被野豬吃掉的錄影帶,或許永無重見天日的機會。

 

至於另外一個領域就更有趣了。夢境。在這部電影裡,主角傑森的夢境不斷地侵蝕著他的現實,影響、割裂、重組記憶,甚至改變現實。而小女孩竟然分別現場目睹了校長以及傑森的私密夢境世界,彷彿遊走虛實兩界的靈媒……或許,這就是導演要為小女孩命名Reality的原因了。說不定在這部電影裡,其實所有我們所以為是現實或非現實的人事物都只是小女孩睜眼閉眼之間不斷衍生的循環夢境。也就是說,恐怕這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小女孩才是唯一真實的,代表電影觀眾的存在。

 

討論至此我們是否可以認定,這是一部探討電影創作、現實與再現,夢境與記憶等等議題的絕妙作品,思想深入卻不枯燥,反而帶著一種幾近歇斯底里的瘋狂趣味。讓觀眾在虛實交錯的森林裡穿梭來去,而走出電影院之後,或許有人會開始思考,這一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對生活在各種高科技產物包圍之下的現代人來說,真實與虛幻的界線確實越來越模糊,網際網路的虛擬世界更是讓人無法自拔。身處於這樣的世界中,我們偶爾或許會像傑森一樣,突然陷入現實與虛幻的迷霧之中,有時又突然清醒,才發現自己已經把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如夢幻泡影……。

 

對作家米蘭昆德拉那個時代的人而言,『生活在他方』是如此的無奈而沈重,因為對戰亂的恐懼,因為對貧困的厭惡,因為對夢想的追求,因為對自由的渴望,人們離鄉背井,生活在他方,可同時又與此時此刻的生活割離著,總是任由記憶與想望一再回到那個魂牽夢繫的故鄉……。

 

但是他大概無法想像,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戰亂與貧困雖然沒有完全消失,卻彷彿與我們無關。人們為了追求刺激與認同,日以繼夜地面對著電影電視電腦或者手機的各種螢光幕,恍如飢渴一般地吸收著龐大的資訊垃圾,卻對真實世界不屑一顧……我們自願生活在他方,自願走進影像鐵幕之中,封閉了自我與真實世界的連結。一旦離開虛擬世界,我們就彷彿一無所有,一無是處,了無生趣,變成了行屍走肉,唯遙遠他方的網路世界才是真實存在的生命舞台。

 

真實生活變成了荒漠,虛擬人生才是綠洲。我忽然想起傑森對鮑伯推銷他的電影構想時所說的一段話:『人們坐在電視機前面,逐漸被電視控制,一個個變成了傻子。』如此恐怖,又如此真實。或許,這才是不真實的荒謬。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實與虛幻,或許導演更關心的,無疑是電影創作者的真實與虛幻。是的,所有的電影工作者都在『從虛幻中創造真實』。他們思考,他們創作,他們傳遞思想,他們控制觀眾……。而一個導演所能夢想的最完美的終極電影,是否就像是佐格所拍出來的,播放的同時也在遠方真實發生著呢?如果對電影真實的終極理想投射在此,或許也是創作者與觀眾的一場夢魘。

 

說得更極致一點,對某些電影工作者來說,真實存在的片刻大概只存在於正在拍攝剪輯中的這個創作過程,只有此時此刻才是唯一的真實片刻。而對於另外一些電影工作者而言,反而是他們的作品被公開播放,或是被各種獎項肯定的時刻,除此之外,其餘拍片或生活的過程都屬於虛幻夢境般的非現實領域。就像法文版電影海報所呈現的畫面,在傑森的夢境所虛構的獲獎畫面中,只有被聖光照耀的他自己才是真實的,其餘他人都只是沒有生命也沒有面貌的人偶。

 

這麼說似乎也沒錯啦!對於創作者來說,作品本身才是真實的存在,才是能夠穿越時空,有機會永垂不朽的存在,而得獎的肯定,更是鞏固那存在的必要途徑。為了追求那千載難逢的一刻,多少創作者絞盡腦汁,削尖額頭,永無止盡地在狹窄的業界裡鑽營,再回頭已百年身。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得不到肯定的酸葡萄創作者,如戀京癮士我,對功成名就者所做的刻意抹黑……。

 

這話由我來說當然沒有說服力,不過在昆汀杜皮爾的電影裡,卻是確確實實的命中靶心。對創作者而言,對於得獎的追求,就像是對迷幻藥的需求一般,雖然會帶來無上的神秘體驗,卻也是會上癮且具有毀滅性的。

 

嗯……話題好像扯遠了喔?

 

最後我想說一點點對音樂的感想,前面也有提到,在昆汀杜皮爾的電影中,電子音樂佔了很重要的地位。這一部也一樣。所不同的是,在這裡,電子音樂被簡約成一段單調的旋律,象徵著從一個世界過渡到另一個世界的過程。於是,我們總是莫名其妙的在某些片段聽見某段彷彿無機質一般的背景音樂,因為一直重複出現,所以越來越在意,然後在電影中段或末尾,我們會突然警覺,這就是穿越時空時所發出的噪音,是小叮噹時光機飛行時周遭扭曲的時鐘圖案,是『回到未來』裡那刺目的閃光,或者,這音樂才是連結現實與非現實兩個世界的那個莫比烏斯環……。

 

終於,我走出了迷霧森林,在密集的腦力運作,面臨久違的三十九度高燒發作之後,終於寫完了這一篇。而在一切塵埃落定的此刻,我忽然好想要再看一遍,這部錯綜複雜卻又爽度破表的電影。

 

 

 

官方網站: http://www.realitydupieux.com/

 

arrow
arrow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