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 

明天就是眾所期待的『五山送り火』了,今天先送上前菜的『花背の松上げ』。

花背の松上げ是什麼呢?原來,在京都北方深山裡,從鞍馬再往裡面走,就會來到一個名叫花背的地區。這裡最初其實是叫『花脊』,沿著山脊之間流淌著『別所川』,而狹長的聚落就零星散佈在別所川兩側較為寬闊的平地。這之中有一個名叫『八桝町』的聚落,著名的松上げ行事就是在這裡的河原上舉行的。

據說這個特殊的祭典是從西元一六四零年(德川幕府寬永年間)開始,剛好也是八桝町的『春日社』鎮座的那一年。由於花背聚落是傳統的林業聚落,對於預防山林大火一直以來相當重視,因此在愛宕神社的資深山伏指導之下,開始了這個獨具特色的愛宕火伏信仰儀式,流傳到今天已經將近四百年了。

在過去,這個祭典是在每年的八月二十三日舉行的,但是在距今大約二十多年前卻改成了八月十五日,為什麼呢?根據村中耆老的說法,這是因為山村的人力逐漸流失,年輕人都往外地發展,只有在お盆期間才會回到村裡祭拜祖先,所以才將松上げ祭典改到盆節最終日的前夜來舉行,就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參加到這個對花背聚落來說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典。

因此,五山送り火和花背松上げ雖然都是與火有關的行事,卻完全是來自兩種不同的體系。也就是說,五山送り火是屬於送走祖先靈魂的お盆祭典,而花背松上げ則是祈求避免火災的松明神事,兩者其實不能混為一談。

那麼這個松上げ到底是怎樣的儀式呢?在一片由蜿蜒的別所川所包夾出來的寬闊河原平地中央,十五日一大早就由當地青壯男子進行準備工作了。首先是將高達二十公尺的『灯籠木』豎立起來,燈籠木的頂端有一個直徑約兩公尺的大籠子,稱為『大笠』,裡面塞滿杉的枝葉與芒草。而圍繞在灯籠木周圍的地上,則插著大約一千枝的小松明,稱為『地松』。

時間來到晚上八點,由村中耆老『松上げ保存会長』前往春日社拜領神火之後,等在集會所前的男眾們便依序從神火中點燃自己手中的火把,然後列隊走向河原的齋場。大約八點半左右,點火儀式正式開始,黑暗中,只見河原上的一千枝地松一個接著一個的被點燃,形成一片宛如万燈会一般的幽玄美景。接下來,男眾們會開始點燃綁在腰間的兩到三串『上げ松(用繩索綁著的小型松明)』,至此準備工作便告一段落,精彩的松上げ終於要開始了。

嗯……想像一下,男眾手中的上げ松就像是點了火的鏈球,大家拉著繩子在黑暗中轉動兩三個圓圈,然後朝著灯籠木的頂端投擲而去。一時間只見火球一個接一個的飛出去,在夜空中畫出一個橘紅色的拋物線再落回地面,第一輪的投擲結束後又開始第二輪第三輪……終於,有一束火球打中了大笠,大笠瞬間點燃,並且不斷落下點點火花,美麗極了!大約燒個十五分鐘左右之後,男眾們就以預先綁好的繩索將灯籠木拉倒,結束了這個充滿力與美的奇妙火之祭典。

只不過,不明所以如我,就算想破了腦袋也弄不清楚,為什麼用松明火球燒掉灯籠木就可以防止火災的發生啊?我真的搞不懂呢……

arrow
arrow

    戀京癮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